第九十五章 巧取豪夺(2 / 3)

偏偏抓他们的人佩戴了绣春刀,粮商的哪里还有半点要讨说法的心思,只想着赶紧回去才好。

一名粮商擦了擦脑门上的冷汗,嘴皮子都不利索了:“这……这位官爷,不知道找来我等究竟有什么事。”

“只要是能够办的,我等一定尽心尽力把事情办成了。”

胡汉山要的就是这一句话,抬起手里的马鞭,拍了拍这名粮商身上的喜鹊登枝金花绸缎:“没有别的事情,本官就是想用手里的粮食换走你们手上所有的麸糠。”

原来是找他们做生意,说话的这名粮商心安了不少:“不知道官爷手上有多少粮食,想要换走多少麸糠。”

站在一旁的李濬,把手里的一卷册子扔在了粮商面前。

粮商双手颤颤抖抖的打开了册子,心里已经做好了花银子买平安的准备。

翻开册子看过以后,脸色又白了又白,这哪里是在做买卖,分明就是在抢。

粮商带着一丝哭腔的说道:“官爷可不能这样,不过两千石的粮食,却要从我等手上换走二三十万石得麸糠。”

“哪有这么做买卖的,翻了一百多番。”

胡汉山自己心里也清楚这和抢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他也没有什么办法。

这次受灾的老百姓很多,赈灾的粮食一时半会儿运不进来。

只能想一些取巧的法子了,这个法子就是抢走粮商们手里用来喂牲口的麸糠。

到了这个时候,老百姓都开始吃观音土,活活的胀死。

麸糠在老百姓眼里已经是这个救命的粮食了,最起码要比观音土和树皮树叶要好吃多了。

胡汉山知道这些粮商们不会答应,搭在这名粮商身上的马鞭,加重了几分:“你们穿的是什么衣服。”

粮商们相互看了一眼,穿的不过是喜鹊登枝金花绸缎,颜色上没有违反大明律。

胡汉山看到他们一脸的迷茫,知道在地方府县穿绸缎的时间久了,已经忘了大明律规定商人们不能穿绸缎了。

胡汉山阴笑了一声:“你们穿的可是都是绸缎,这个罪名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往大了说,少不了一个抄家灭族。”

粮商们听到一句抄家灭族,又想到这些可是佩戴绣春刀的官兵,全是杀人不眨眼的主儿。

粮商们心里是真的怕了,又开始脑袋如捣蒜的不停磕头。

胡汉山厉喝了一声:“来人,去把他们家里全部查抄了,押到京城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