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真是个好师父(2 / 3)

好人选了。

胡汉山埋怨的看了一眼老爹胡惟庸,那你还在前面铺垫那么多作甚。

白让人高兴了。

胡惟庸瞧见长子胡汉山的埋怨,心里淡然一笑,没有前面的铺垫,怎么能知道拜师宋濂的珍贵:“宋濂这一次是公开授徒。”

“只要是大明人都有机会,你要好好把握住这一次的时机,莫要错过了这份足够改变时运青云直上的机会。”

胡汉山深表认同,确实不能错过了。

错过这一次摆烂的机会。

为了踩点,尽快找出摆烂的方式,胡汉山给老爹胡惟庸晨昏定省过后,带着一众狗腿子赶往了鼓楼东成贤街。

倘若是待的时间过晚,大冬天的寒风刺骨不愿意回来,胡汉山准备直接住好兄弟刘文泰家里了。

从马厩里牵出辽东大马,顶着寒风前往浙东文官们聚集的鼓楼东成贤街。

放在往常,这个时候一般都是武定桥东的教坊街拥堵,尤其是武定桥堵满了蓝呢绿呢官轿子。

今天奇了怪了。

胡汉山为了查看押质铺的营生情况,故意绕路到武定桥东。

结果武定桥上连个人影子都没有,更别提官轿子了。

平时停满了蓝呢绿呢官轿的集贤院门口,同时是门可罗雀,不知道还以为教坊司也有了宵禁。

就算是有宵禁,五城兵马司的巡检们哪里敢管京城里的权贵子弟。

胡汉山骑着辽东大马在教坊街前进,四周空空荡荡,差点以为这里是鬼城。

一直来到鼓楼东成贤街,胡汉山总算是明白权贵子弟都去哪里了。

宽敞的京城大道,堆满了各式绸缎官轿,比起放衙以后的正阳、朝阳二门还要拥挤的多。

一顶顶官轿子里的权贵子弟也不睡觉,全都是你追我赶着急忙慌的前往成贤街。

骑着辽东大马只有胡汉山独一份,争相不让差点没撞在一起的绸缎官轿,很快就清出一条通道。

胡汉山带着一众狗腿子,来到了东篱草堂。

文人雅士有四爱。

海内鸿儒宋濂的志趣和东晋陶渊明一样,向往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归隐日子。

因为太子五经师的煊赫地位,又没法归隐,就给自己住的宅子取了东篱草堂的雅称。

胡汉山来到东篱草堂的门口,望着人山人海的景象,见识到了宋濂收关门弟子的影响有多大。

九成以上的京官子弟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