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大寒(2 / 3)

洪武皇帝对老百姓有多好,对官员就有多狠。

苏州府滚滚落下的一千多颗脑袋就是铁证。

砍的全是**污吏和为富不仁的商号,前去观看的老百姓无不叫好,洪武皇帝的风评在老百姓心里逐渐达到历代皇帝都没有的高度。

至于在掌握笔杆子的官僚士绅心里,估摸着应该是风评最差的开国皇帝了。

少不了在一些野史传记里写一些捕风捉影的怨气话,污蔑这位杀**污吏从不手软的洪武皇帝。

胡汉山叹了一气,心想自己要是托生在一般的百姓家里多好,偏偏自己的老爹是明初四大案‘胡惟庸案’的苦主。

牵连勋贵官员多达三万人。

只是想想,胡汉山就睡不着觉。

时间越来越紧迫,得抓紧摆烂才行。

酉时放衙。

胡汉山本想着先吃完去武定桥东逛一逛,看看有没有可以继续摆烂的地方。

拗不过老夫人要修复他们父子二人关系的想法,只能等着老爹胡惟庸一起吃晚膳。

放在过去,少说也要等三四炷香时间,到天色完全黑了以后的辰时末巳时初,才能等到老爹胡惟庸。

今天不知道有什么大喜事,老爹胡惟庸一反常态的提前放衙离开了。

天色还没黑,等了不到半柱香时间。

左丞相的蓝呢官轿停在了前院,轿夫们把蓝呢官轿停放到厩房,胡惟庸依旧是满脸严肃的走向了白寿园。

不过,从他那轻快不少的步伐可以看出,胡惟庸的心情不错。

吃完晚膳。

胡汉山望了一眼积威深重的父亲胡惟庸,端了一杯茶送了过去:“父亲,这是用珍珠泉里泉水沏的一杯茶。”

胡惟庸轻轻点头,吹了吹热气,抿了一口。

停顿了片刻。

胡惟庸说了一个大喜事,不亚于结亲傅玉媖:“为父本以为你是个不学无术的混账,没想到竟然能够写出临江仙,推陈出新漆书。”

“虽然陛下没有明面上的褒奖,从马藩那件事来看,陛下对你还是满意的。”

满意?

胡汉山听到作为文臣之首的父亲说出洪武皇帝对他满意,心里窃喜的同时。

又是忍不住苦笑连连。

临江仙和漆书带来的其他影响太大了,直接把他一个纨绔了多年的草包,捧成了金陵第一才子。

好在因为后来拒绝了各位藩王那件事,遭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