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做米线(3 / 4)

这般行事,若是感激,多做些好吃了送过来,我们老板保管比见了金山银山还要高兴。”

郭喜安连忙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心里盘算着明天做些什么好吃的送过来。

回到家的时候天色还早,还没来得及和郭喜春说镇上宅子和开店的事,孙大娘提着一大捆红薯粉过来串门。

孙大娘一进门就把手里的红薯粉递给郭喜安道:“今年家里做了不少红薯粉,想着你家没有种红薯,只怕也是不会做这红薯粉,便送些来给你们。”

这一捆的分量可不小,用稻草捆着的一大捆干粉丝,提着得有个八九斤重的样子。

红薯是这边常见的农作物,因为产量高,农户们也乐意种它,向阳村这边家家户户每年都能收上个三五百斤甚至更多的红薯,也会用红薯做一些其他美食,比如红薯干、红薯脆片等。

还有这红薯粉丝,因为有易于贮存和保存时间长的优点,在每年红薯丰收后,村里家家户户也都会做一些出来,当做干货放着慢慢吃。

看着手里的红薯粉丝,郭喜安想到前世自己最爱吃的米线,米线的做法在某些反面和红薯粉丝有异曲同工之处,而且她仔细想了想,她在这边好像也没有看到过卖米线的店铺。

先前她还没想好自己开店的主卖食物,这下心里顿时有了主意。

现在天气越来越冷,要开店自然要卖些适合冷天吃的食物,她想卖的东西虽然多,却也要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而米线就是适合做店面招牌的食品。

一来米线在这个小地方少见,二来米线的烹饪方式多种多样,冷天可以卖热汤米线,热天还可以卖凉米线,一碗下去美味又饱肚子,制作出餐速度也快,价位也不会很高,能迎合小镇上居民的消费能力。

郭喜安越想越可行,心里激动起来,送走了孙大娘后便把家里的米搬了半袋出来,要尝试着做米线。

简单和郭喜春说了几句,听说是要做开店要卖的吃食,郭喜春也不敢怠慢,帮着把大米磨成粉。

没有那些高效率的现代机器,郭喜安只能采用最原始的方法制作米线,先把大米磨成细细的米粉,然后加水调浆上锅蒸,加热让米粉里的淀粉糊化,这一步十分重要,糊化是为了让大米产生凝胶,而这凝胶就是保证做出来的米线不会一煮就断的关键,还能让做出来的米粉具有弹性和柔韧性。

接着便是将糊化过的调浆米粉像揉面一样揉成面团,然后就是要把揉好的面团拉成米线状,这个过程郭喜安是去借的孙大娘家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