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第140章 想着崔姑娘(2 / 3)

纾春 神婆阿甘 1167 字 2个月前

了一些,有几处可能极有意思,他多写了好几句话。

如此断断续续细细致致地写了好几页,最后说他一路到了苏杭,再到泉州港口,来日就要上船,海舆图终于可以用上了。

崔礼礼想了想,问春华赖勤怎么说。

“他说这几个都是徽庆十五年的瓶子。”

都是徽庆十五年的?这就有些奇特了。又把临竹叫来问。

“这些瓶子都是你们公子这次南下沿途收的?”

“是。各地都有,公子跟着礼部的人走,只方便收了这几只。”临竹奇怪地问道,“公子的信里没提?”

“没有啊。”崔礼礼忽地灵光一闪,再将信展开仔仔细细读了一遍,莫非每到一处写的这些地名就是了?

沿着官道都发现了底耶散的踪迹,从京城到泉州?这很不寻常。

只是他为何写一封信,还遮遮掩掩的?是怕被人发现?极有可能,迎接使臣的队伍人多眼杂,恐有其他人看见。

崔礼礼提笔回了一封信。

只是等这封信到泉州港,差点与陆铮错过。

泉州。

迎接使臣的船靠岸之后,要停留三日。

使臣下船跨上芮国国土,按例检查所有随行人员以及携带的物品。

这事有礼部和地方的衙门做,又有绣使协助,陆铮自是闲散的。

一大早就起来下楼吃饭。

“陆执笔,今日您又预备去哪儿啊?”馆驿的小吏笑着奉上一杯热茶,又让人给他上了一碗鱼肉汤饼。

陆铮望着汤饼,竟想起上次和崔礼礼在汤饼摊相遇的情形,怎么感觉过了很久?再仔细一想,都离开京城大半个月了。她不会又约姓韦的吃饭了吧?

“陆执笔?”

陆铮回过神笑道:“我再去看看海,这辈子恐只能有这一次机会了。”

小吏笑着道:“您这话说的。您要真想看,还不容易吗?再说,这海看久了也没意思,京城多繁华。”

陆铮举着筷子恢复了调笑:“这就跟女人一样,总觉得新鲜的才好。”

“哎呀,陆执笔总爱说实话。”小吏捂着嘴窃笑,看看左右,又低声地挤眉弄眼,“陆执笔可是在船上久了,想尝尝鲜?泉州城里可是有个稀奇的,除了咱们芮国的,还有些谌离、暹罗、贤豆国的.”

这船上不能带女人,连渔船上也是不许的。所以大家都知道下了船要直奔何处。

陆铮一挑眉,压着嗓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