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275大明第三把交椅(求下双倍月票)(2 / 7)

那些精美的瓷器,朱元璋也并不懂欣赏把玩。

或者说他没时间浪费在这上面。

现在这些能随便制造出来的大量东西,全都能转成为削弱北元实力的利器,着实是老朱未曾设想过的道路。

故而他对这件事十分的上心,派前检校出了个远差,详细的打探高丽的情况,如今已经陆续的传回来一些。

王布犁被安排坐在朱标桌子对面,仔细看那些信息。

高丽目前是比**强的,至少国内现在还有名义上的货币。

**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自己的货币,还得是用大明的钱。

可大明也钱荒了,流出去的更少。

虽然**没有货币,但是依靠大明却成为了东亚的贸易中心。

别看大明啥啥都有,但是前期对外贸易算不得突出。

光是倭寇这件事,促成朱元璋为了防止他们同败兵勾结**,颁布了禁海政策。

大明与倭国之间的正常贸易几乎没有。

以至于后来发生争贡事件。

就是因为大明觉得他们倭国上贡能值几个钱,根本就不放在眼里,但是倭国人的感受不一样啊。

这可是暴利!

不争贡,他们就赚不到这笔钱。

所以为了钱,出现流血事件实属正常。

大明的货物在周遭小国之间,有着极大的市场,更是引领他们的风尚。

诸如**、日本都以家里拥有大明的东西而自豪。

毕竟大明在周遭国家就代表着强大、有钱、有品位。

郑和下西洋也是**因素大于经济因素,一些东西多是随手就送了,交易量多是香料等等。

否则也不会因为耗费巨资,导致给不少文臣借口取消远航。

大明不在乎,可那些沿岸的百姓哪一个不开心于大明出手阔绰啊?

王布犁瞧着检校搜集来的情报,不得不说这帮人还是有点本事的,去高丽那地方调查都能搞出一些信息来。

所以他们扮演蒙古人是不是太容易被分辨了?

亦或者高丽人还得向他们谄媚,但蒙古就不一样了,群众基础不行。

王布犁也没有过问虚构蒙古人获得爵位的事情,老朱有没有搞出来呢?

但是他发现一件事,高丽目前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

他们虽然有自己的货币铜钱以及银瓶,可跟底下的百姓几乎没有什么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