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242一环套一环(2 / 7)

朱标一边记录一边回复道:

就比如我江宁县县衙,就缺几个久经沙场的老卒子当门卫镇着,对付一些小偷小摸衙役捕快都够用。

难不成离开军营之后,大明还要让他们流血又流泪吗?

果然,王布犁一旦想要提建议,那就不是一次一条惜字如金的往外蹦。

要不然他爹朱重八在吃饱饭之后,不思进取,就不会想着做大做强,从而创下这大明的基业。

王布犁稍微思考了一会,其实我有一个小建议。

朝廷不仅会养着他们,还会尽力给他们安排一份能够让家里人吃好点的活计。

有些老卒子一辈子都在军营当中,离开了也不知道做什么。

尤其是将来的永安村工厂,也是缺少一些老卒子坐镇,震慑宵小之徒,这些都是就业岗位的一些安排。”

除了**上的关注,同时也要把检校暗中查探的监督法子用起来,避免上下勾连,毕竟有些读书人当了官之后,是看不起当兵的。

一旦出现问题,立即查清楚了,并且登载邸报,传示天下。”

“妹夫啊,你说的可太对了。”

长此以往下去,还有多少士卒愿意为大明拼死作战呢?

到时候遇敌没有立即转身逃走,那就算是上勇了!

由商户给他们开工钱,按照档划分,雇佣多少伤残士卒就有多少减免商税的数。

手头也就有更多的钱财可以为家人提高生活水平,而是成为家人的累赘。

“当然了,这还不够全面,对于一些想要落叶归根的老卒,也可以安排到当地去。

对于本地知县的一项考察,就是要时刻关注这些老卒子以及伤残士卒的生活状态。

尤其是读书人对武夫的嗤之以鼻,朱标在朝堂上明显就能感觉到,但是父皇并没有制止这种风气。

如今大明的商税三十税一,也不高,我相信今后百姓生活会越发富足,商业便会崛起。

“太好了,简直是一举多得。”

这样,也避免了带兵将军同手底下的士卒建立太深厚的联系,避免有人趁乱做大,拥兵自重。”

朱标连连点头,虽然他没挨过饿,但是通过他爹的经历,朱标就明白人在吃饱饭之后,便会想要的更多。

莫不如给这群人全都提拔为教官,朝廷用来训练新兵,同时教授他们在战场上厮杀的心得。

不要让他们欺负人,也不能让他们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