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206此乃治世之言(3 / 8)

极为看重的,结果竟然被这种诬赖之人给利用起来了。

朱标听完之后,沉默了许久,他还是开口道:

京师内外官员胆敢阻拦,不但不符合为官者的行为,还会被戴上阻塞圣听的帽子,是非常严重的**错误。”

可是朋友。

“这是何解?”

“上有所好,下有所投,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说起官场上的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风,我相信你站在上边往下望是领教过的。

若是天子喜欢当青天大老爷,那手底下的官员自然会竭力满足他这个愿望的。

到处给他送来当青天大老爷的机会,他们就能轻松许多,活都让皇帝一个人干了。

皇帝也无法抽出空来去干别的事,想必大明天下也会更加的糜烂起来吧!”

王布犁的话振聋发聩,朱标愣在原地,久久不语。

他本以为臣子谄媚天子,多是歌功颂德之类的,未曾想还能有专门给皇帝“找活干”这种手段!

朱标作为太子,自然是听多了臣子们歌颂皇帝的语气,说他爹是真龙天子,天命所归之类的。

臣子们夸耀朱元璋:“幸逢中国真龙飞”!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

他们并赞誉朱元璋是自己的大恩人,从元鞑子手里把他们给解救出来之类的。

久而久之。

就连朱标都觉得旁人说的真他**对!

要不然他爹一个流浪的乞丐,凭什么能夺得天下?

定然是有大气运所在!

当然也有吹嘘朱元璋的臣子被他给宰了,而且还是腰斩!

因为这个人当官之后,竟然在张士诚“皇宫”的废墟上想要修建府衙。

张士诚造反后,把苏州的府衙改造为皇宫,后来被焚毁。

毕竟这里曾经“虎踞龙盘”,你一个臣子想要在此地建造府衙,是不是有异心?

就算伱当过太子以及诸王的老师,那也不管用。

有些“王气”上的事,绝非你一个臣子能够随意掺和的!

朱标放下手中的凉茶,忍不住叹息道:

“我对于基层还是一无所知,平日里只是在皇宫内通过奏折,了解下面的动态,可是写在纸面上的情况,又有几分是真实的呢?”

这话让王布犁不得不想起大明崇祯的操作,大明兵力、粮草以及各地的实力,都是在纸面上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