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116余波(3 / 7)

原中书省的各个官员,都被送进大殿内。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要说些什么话。

而且胡相也在一旁,皇帝面色十分不善。

“原始折子翻出来了吗?”

许多折子都是要留档的。

听到朱元璋的询问,朱标开口道:

“爹,我已经差遣检校去查阅了,一会便知道结果。”

“嗯。”

杨馒同样跪在地上,他瞧着朱元璋那张黑脸,此时也不想再多说什么。

方才怒问太子的时候,情绪已经喷薄出去了。

此时留下的不过是什么时候死罢了。

没让朱元璋等待太久,检校把搜到了句容县杨馒的上书。

朱元璋来回看了三遍,杨馒确实是把自己的困境如实上报,请天子开恩。

结果这种奏折竟然送不到他的手上来,以至于发生了大明第一起制造**的大案!

啪。

朱元璋看向一侧的胡惟庸,差人把折子交给他:

“咱的胡相不认为这种折子能送到咱的案头上来?”

胡惟庸快速的浏览了一遭,便立即行礼:

“陛下,臣未曾见过这封折子,去岁的时候臣病了,乃是汪广洋主持中书省大小事物。”

汪广洋已经被踢出去了外放广东布政使,胡惟庸正式成为独相。

听到这话,朱元璋嗯了一声,便不再多说什么。

胡惟庸也没料到天子竟然会这么轻轻揭过。

如今木已成舟,杨馒犯下的大罪并不能因为他的举荐而亡。

朱元璋又把杨馒的折子扔下去,叫跪在地上的这帮臣子好好瞧瞧。

正是因为他们的失误,才导致大明的一个好官变坏,最终危害了大明。

“所有人都罚俸一年,包括汪广洋!”

朱元璋时不时就罚俸禄,朝中大臣还能接受大抵就是让他们白给他干活的心思。

毕竟他们都是从睡梦当中薅起来押进皇宫,难免心里打鼓。

结果板子是重重抬起,轻轻放下,倒是让这群人感到不可思议。

甚至觉得庆幸!

朱标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想要当面对质,还不如老朱先吩咐人去查找原始资料。

“都滚回家去穿好衣服再来上值,若是再有下次,就不是罚俸了!”

朱元璋轰走这帮人,对着胡惟庸道:“你监察不利,罚俸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