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113丞相给我当记录员(求订阅)(3 / 7)

老朱就是想要办成铁案的。

什么叫铁案?

那就是所有案犯都得死。

否则根本就用不着费劲带到皇宫里来审判。

京师的两个县衙随便指派一个,完全够用了。

“小人全招,全都招了,还望青天大老爷老爷能够饶小的一命。”

锡匠丘高山便开始当堂说了一遭他是如何作假的。

因为他造**被句容知县杨馒抓住,就是因为搞不定公文这个原材料,才被认出来是**。

然后作为知县的杨馒,就出面搞定原(无)材(酸)料(纸)了。

大明宝钞是世界上最大的纸币,平均长34厘米,宽20厘米。

(大概是十六开纸张大小。)

变色油墨则是由另外一个靠画画为生之人搞定,也是由知县杨馒牵头。

他们几个人合力,才将这个大明宝钞伪造的跟真的一样。

王布犁先是瞥了记录员那里:“可都记下了?”

胡惟庸揉揉发酸的手腕,只是点头。

“丘高山,我再问你一次,你为什么想要造**?”

“因为小人没有钱,家里有十口人要养活,找不到活计,就想着造些宝钞过活。”

锡匠在明清极为盛行,只不过现在明初,算是他生不逢时。

尤其是造**也是大元传下来的“优良传统”,许多人也有铤而走险的心思。

“那锡板是你自己刻的?”

“对。”

王布犁清楚朝廷正版的都是铜板,他这个锡板印刷出来的,看样子手艺也不难仿制。

看眼前工匠的岁数,显然也是在元末大舞台活下来的旧时代残党,在新朝用点旧时代的常识造钱,也算是一种手艺的传承。

“你可识字?”

“认识一点。”

“供词请他过目,若是没有意见能写名字就签字按手印,不会写就直接按手印。”

一旁的小宦官,一人拿着供词,一个拿着印泥和毛笔走过去。

丘高山这个工匠是会写自己名字的,便签字画押。

“是个人才,先带下去吧。”

王布犁挥挥手,还是个小家庭作坊。

他传唤搞定细节的画家应保。

应保此时双眼无神,如此逼真的大明宝钞,他着实没有料到,会这么快就被皇帝告破,还把他们全都一网打尽。

除了有人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