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18别演了,燕王殿下(2 / 3)

把这方子卖给我?”郭宗提了一嘴。

“百姓不得经商,难不成勋贵就能经商了吗?”王布犁佯装不知的提了一嘴。

“嘿嘿。”

郭宗便不在多说什么,燕王殿下还在呢。

勋贵能做的事情多了。

尔等**也配相提并论?

王布犁的话可谓刺耳,搞得朱棣忍不住同王布犁争论一番:

“人皆言农桑衣食之本,然弃本逐末,鲜有救其弊者。

先王之世,野无不耕之民,室无不蚕之女,水旱无虞,饥寒不至。

自什一之途开,奇巧之技作,而后农桑之业废。一农执耒而百家待食,一女事织而百夫待之,欲人无贫,得乎?”

这话是朱棣复述朱元璋的话,现在抛出来听的王布犁头大:“你说的对,又不对。”

“嗯?”

王布犁的话让朱棣眉头皱起,什么叫对又不对。

“怎么个说辞?”吴知县也不明白。

“虽说百姓种田是根本,但种出来的粮食,除了要留下种子以及一家人的吃食外。

需不需要把多余的粮食卖掉,用于购买破损的农具,以及给家里人购买冬衣?”

“自是需要。”

李景隆颔首,他家是大地主,那也买卖粮食,用来换钱。

“某些省份地域狭窄,无法满足那么多人耕种,这批人就得找生存的道道,经商也是一条出路,对不对?”

“不错。”

王布犁把筷子放下:“在农民种地后通过粮食获取钱财的方式里,商人是不可或缺的。”

“可是一旦经商的人过多,就没有人种粮,商人囤积,低买高卖,岂不是乱了套?”朱棣顿了顿高声道:

“更何况陛下又没有禁止小民买卖,还制定了不少律法用来保证商人的利益。”

“那大宗买卖呢?”王布犁指了指外面:“皆是靠着乡间货郎?”

“那不行。”朱棣指着王布犁道:“如今陛下广开言路,纵然是商人也有权向陛下进言。”

“我就是打个比方。”王布犁掏出三十枚铜钱:

“我这个农民付出劳动种地,秋后收割粮食,在门市里把粮食卖出去,获得三十文,其中一文交给县衙收税。

剩下的钱财用来购买布匹、农具。

吴卫面前摆着一文钱,朱棣、李景隆面前各自摆着十文钱,我剩下的钱存着万一看病买药用的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