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真的吗?我不信(2 / 6)

王世风微微一笑。

全场哗然。

哇,王老师真是人间真实啊,一语中的。

游戏如果不是为了输赢,那还有什么意义?

什么游戏可以输,提莫必须死,不过是失败者的借口!

干就得了!

这就是大多数人对于游戏的态度,就像看奥运会一样,虽然嘴上说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但是金牌的数量还是所有人唯一衡量的标准。

没办法,因为游戏本来就是竞争性的具现另外一种形式。

罗思尧也有些哑然,觉得王世风这个价值观导向有些问题。

“在一个完善的规则下,胜负的标准是很容易确定的,所以在飞花令这类游戏中,胜者可以享受到特殊的优越,

但是其他人的失败,也未必真的是技不如人,可能就是单纯的对规定题目的不擅长,但是这种状态下,会很打击参与者的自信心的,

所以这种游戏,只适合已经入门的文学爱好者参与,而且是取向相似的人,不适合大众或者路人,天然降低了参与人群。

但是无规则填词游戏,因为胜负的标准是模糊的,甚至说没有获胜者,刚才那位小兄弟虽然接到了最后,证明诗词储备量很不错,

但是其他参与的观众,也未必会将他当做一个优胜者来看待,而且重要的是,没有参与到这个游戏中的其他人,会下意识的产生,我上我也行的想法,罗教授这下能够分清楚差距了吗?”

罗思尧还在沉思,但是屏幕后亿万观众却想明白了。

在刚才那十分钟接龙中,确实有很多观众下意识的产生了这种想法,尤其是接龙的人越来越少的时候,他们恨不得钻进屏幕到现场去参与互动。

确实,谁还没背过几首古诗了?

不就是比谁背的诗多吗?那不是花点儿时间就行了?

以前《诗歌大会》也有飞花令的环节,每次看着台上那些年轻人像是倒豆子一样背诵出诗词时,观众们都会产生一种自愧不如的敬畏感。

尤其是看到一些少年神童出口成章,更是会产生年龄活到狗身上的自嘲自卑感,但并不会激发起想要参与到游戏中的冲动。

但是今天不一样,今天接龙环节结束后,最后那个获胜的小伙子,也并没有让他们产生什么自卑感和敬畏感。

反而还心生一种不忿感,认为以后要是有这种机会,自己提前背几首诗拼凑在一起,也能现场装个比,而不会像之前飞花令那种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