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若汝不胜酒力,可移桌与犬共饮(3 / 5)

《道德经》三千言,撬动了整个诸子百家,多少先哲?庄子懂《道德经》那杨朱就不懂了吗?尹文就不懂了吗?那名家诸子,儒家诸子就不懂了吗?

一个部春秋,就有公羊,左传,谷梁三派,后又有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大小流派更是数不胜数,你又能说谁能最终诠释孔丘精髓?

归根结底,这些东西都是要先让人看,其次才是让人懂的。

本来传统文化的学习门槛就高,你再往上拔高,那就到天上去了,曲高和寡是雅,下里巴人就是俗吗?

就好比所谓的国粹京剧,不可否认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文化形式,但它的本质依旧是供人娱乐,寓教于乐的文艺形式,上升到太高的高度,本身就是一种慢性扼杀。

更何况,京剧只是戏曲的一个小种类,甚至历史都只有两百年不到,只是因为吃到了清末慈禧的一大波流量,创造了一定的市场价值,最后才会被追捧过甚。

论历史,论底蕴,论艺术性,那昆曲才是实至名归的国粹,汉文化中词曲唱念的集大成者。

和昆曲相比,京剧就是俗,最初就是让鉴赏能力不高的人,听个乐子的东西。

但是偏偏,以俗发家的京剧,最后却反客为主,变成了大众国人眼中的国粹之一。

无他,只是因为门槛低而已。

但是门槛高低并不是决定文化高低优异的标准,却会成为推广发扬的绊脚石。

就像同样说相声,被主流鄙夷的流俗代表纲子最后承担起来将这门传统技艺发扬光大的重担。

而哪些所谓的主流们,却逐渐远离了群众,试图在云巅俯视众生,然后只能活活饿死。”

王世风又举了两个例子,顺便拉踩了两个大行业。

却获得了大多数观众的认可和掌声。

说真的,对于他们这一代人来说,戏曲真的太难懂了,真心无法理解为什么老一辈如此推崇。

“那按照你的说法,有些东西,就是要被扫进历史的**堆,注定被淘汰。”罗思尧突然嗤笑一声。

“如果不思进取,不与时俱进,那么被遗忘被淘汰,也怨不得谁,就像人一样,不管多么伟大的灵魂,都躲不过肉身的消亡,但是并不意味着它不好,只是,不合时宜。”王世风幽幽的叹息一声。

不合时宜,这四个字像是一柄利剑,再次刺痛了罗思尧。

“那永远都是俗的东西深得人心,被淘汰的都是美的东西,劣币驱逐良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