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不过应该是巧合吧(3 / 4)

,那梁非凡则是四两拨千斤。

“确实,梁老说的没错,不过这也算是作者吴承恩的一种恶趣味,他一生都自认怀才不遇,是当时灰暗的庙堂没有给他当千古名臣的机会。

所以才借书抒情,留下这部经典《西游记》,这本书不但是神怪小说,更是一部讽刺庙堂以及佛道等肉食者阶级的巨著,而且里面的所有人物,也都继续俗性,

比如孙悟空除了顽劣轻狂一面之外,也有柔情绅士一面,更有嘴炮放浪一面,比如四十二回,连观音都敢口嗨,就可想而知了,

不过这些都不是我最推崇的,我佩服的是这些名著作者在写的时候,就没想过让一本书变得极雅或者极俗,而是将两者融会贯通,达到雅俗共赏的境界,这才是一个伟大作者该做的事情,

文学之所以伟大,并不是故事多精彩,道理多深刻,而是这种对于现实的映射批判与对读者的尊重,不管古今中外,所有能被称之为伟大的作品,其实都不适合用普世价值观去解读,

就像四大名著中红楼多乱仑,开后宫,水浒好鲨人,多奸计,《洛丽塔》你让**去看那本书,都会觉得**,《百年孤独》中更是将男女之事写尽荒谬,这些并不是什么光伟正的事情,但这些都是现实中真正存在会发生的事情,

文学将它们暴露在阳光下供人审视,让阴暗的角落被阳光渗透,这本身就是一种伟大,这就是文学的门槛。

在普通人眼中,文学作品中,或者说文艺电影中大量大尺度的内容,就是吸引眼球或者作者的恶趣味,但其实并不是,这种能够强烈刺激读者感官的内容,必然有作者背后的真正意图,

但是这些不应该是影响文艺作品被普通观众欣赏的障碍。

这就是传统文学作品与通俗文学的门槛区别,就像《西游记》中,作者吴承恩留下的伏笔暗喻门槛可能超出所有人预料,引经据典到令人发指。

比如众所周知,这本书里基本都是佛道之争,基本上没有儒家的影子,但是实际上,这本书的主角孙悟空,却恰恰是一个儒家思想缩影。”

王世风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再次获得了所有人观众的注意力。

《西游记》就是本佛道的鬼怪小说啊,没听说有儒家的事情吧,而且孙悟空是个猴子唉,和儒家又有什么关系?

“有趣。”梁非凡闻言也是饶有兴致。

“孙悟空的出生年代是公元前578年左右,被招安后第一份工作是弼马温,做账簿管理和养马,封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