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这就是真正大师嘛?(3 / 4)

前,面对我们这群围观群众遗憾的念了一首诗,也是因为这个人,这首诗,让我忽然明白了,读书,到底有什么用,这首诗是这样的,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梁非凡吟诵完,全场一片哗然。

即便不能完全听懂这首诗的内容,但是最后两句的气魄和传递出来的豪情,却能打动所有人。

再结合这个故事背景,许多观众莫名的热血上涌,眼眶发红。

这一定是个有理想,有抱负,却生不逢时的年轻人。

王世风却瞳孔猛缩,心中更是掀起惊涛骇浪。

这首诗,不应该不出在这个世界吧!

他检索过近代两百年的历史,关于皿国先贤的部分几乎是空白,而这首诗,正是拉开序幕的火炬,如果曾经出现过,不可能没被记录。

但是梁非凡却念出了这首诗,那可能只有两个可能性。

王世风表情淡然从容,手心却已经开始出汗了。

“看大家的反应,我能感受到,你们和我当时一样,都被这个人和这首诗震撼了,不过只能感受到诗中气魄,却不解其意,于是我就去问我哥哥,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这首诗里面有两个典故,都出自《后汉书》,一个叫望门投止,是说一个叫做张俭的东汉名臣,因为得罪当朝权贵,被恶意陷害,成为朝廷命犯,只能逃亡,在逃亡途中投宿民宅,

民众听说过张俭的名字,知道他的品性和为人,这些最底层的民众们顶着被朝廷问罪的风险,即使会家破人亡,还愿收容他,

也为张俭提供了帮助,最后这些人因为收留过张俭的人,全部被诛杀,险些一个郡县的人都被杀光,只是因为这些人愿意相信,有张俭这样的人在,國家才会有希望。

另一个叫做杜根,也是东汉名臣,他因为反对邓太后垂帘听政外戚把控朝廷,被邓太后攀诬陷害,但是行刑之人都知道杜根是对的,

于是在行刑的时候没有杀死杜根,最后让杜根装死,为了让邓太后安心,杜根装死装到眼睛生蛆,最后才逃出生天,

而这首诗的意思则是,这个年轻人明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但是坚信自己做的事情和张俭一样正确,即便是死,也是死得其所。

同时又希望他的朋友们能够想杜根一样暂时忍辱负重,等到时机成熟再共襄盛举,至于后两句,即便不解释,也能够感觉得出其中豪迈和坦然的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