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 步步惊心(二十三)(2 / 4)

是,这和噶卢岱有什么关系?她只是个格格,他这个做父亲的只是不想让她受自己的连累而已。

他心中愤恨难平,弄出了“矾书案”,案发后,瓜尔佳氏头一次对他发了火,“二爷做这样的事缘何不与我商量?这下我等不能活矣。”

他无言以对。

瓜尔佳氏死于五十七年,二十余年的夫妻,最后只有一句“愿来世不再相见”。瓜尔佳氏死后,他越发颓废,原本的抱负心气也全都散了。心里想着,这辈子也就这样了,皇父想让他成为展示他仁慈的工具,那他就做这个工具好了,他从来都是皇父孝顺的儿子,不是吗?

后来,皇父终于肯给噶卢岱指婚了,下嫁蒙古王公土默特达尔汉贝勒阿喇布坦,噶卢岱已有二十四岁。那日,她穿着和硕格格的服饰向他跪拜,她这一走,注定今生不能再见,噶卢岱哭得不能自已,直说自己不嫁了宁愿留在这里一辈子。

胤礽把她拉起来,和她说,外面的天地其实很广阔,走出了这个囚笼,让她代替自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胤礽已经做不了女儿的靠山,就把这些年的积蓄大部分都给她让她带走。

有钱能使鬼推磨。

他忘不了噶卢岱临出咸安宫大门时的回眸,也忘不了咸安宫大门慢慢关上,女儿最后的流泪。

他唯一的嫡女死在雍正十三年,年仅三十九岁。

他的掌上明珠,娇养的女儿最终葬在那大漠上。

胤礽猛地回过神,面前的女儿正担忧地看着他,他缓缓笑道:“阿玛想起了你小时候,好像还在昨天,我抱着你去宁寿宫请安。一晃你都要出阁了。”

噶卢岱羞涩地笑着。

胤礽心中百感交集,“惟愿我儿一生顺遂,平安喜乐。”

&&&&&

康熙五十三年,皇帝六十大寿,举办“千叟宴”。

本来胤礽还有些忐忑,从康熙五十一年到六十一年,这十年是他的空白期,他没有任何了解。但后来发现也就那么回事。

然后,太子妃和弘晋都过了死劫,胤礽这才放下心。太子妃和他夫妻几十年,结果被他连累得自己身陷囹圄,娘家也被打压,这次他好不容易保住位子,不想她早早逝去。他想让他们夫妻站在这个帝国的顶端,一起受人叩拜。

康熙五十七年,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出兵进攻西藏,拉藏汗请求大清发兵救援,胤禵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统率大军进驻青海,讨伐策妄阿拉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