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上呈泽州治水策,朝堂接旨赴荼州(3 / 5)

,继续看向远处的马车。

“你在看什么?”

顾七指着马车道:“这么早,就有这么多马车入宫,你可知是为何?”

常彬笑道:“这你都不知道,今日初二,在平民百姓的家里,今日可是回门的日子。宫里的娘娘们不能出去,便只能让娘家人过来探望了。”

“原来是这样。”

顾七嘟囔了一声,听到太监在前面喊了一句:“大臣进殿!”

前面的队伍动了起来,常彬站到顾七身后,跟着进了殿。

这是顾七第二次上朝,元承熙高坐在龙椅之上,俯视群臣。

顾七学着群臣,跪下行礼,起身后,听大臣上表奏疏。

探讨最多的,不过是当下时局和百姓税收,几位大臣争论不休,看得头疼。

待这番过去,顾七偷偷打了个哈欠。

宋廉手持笏板,向前一步道:“陛下,现下虽已入春,农耕却未开始,臣认为,此时正是治水的大好时机。”

元承熙点头道:“朕也正有此意,裴启桓。”

顾七一惊,忙迈出一步跪在地上:“臣在。”

“朕昨日详细翻看了你所作的详策,还算完善。但眼下当务之急,并不是泽州,而是荼州。荼州地势与泽州不同,多是山丘,虽未有水患,但很多地方受环境影响,吃水困难。朕命你前去探查一番,看看可有对策。”

这可让顾七犯了难,自己对治水之事一窍不通,拿到的治水详策在荼州根本起不到作用!

顾七跪在地上,战战兢兢道:“陛下,臣...臣从未到过荼州,恐难担大任啊。”

“呵,这有何难。薛沛林。”

“臣在。”队伍中站出一个人来,顾七稍稍抬头,却也只能看到他的脚。

“朕命你与裴启桓同去,一来裴启桓对荼州并不了解,你有修渠建道的经验,同去能起到协助作用;二来也好与荼州刺史沟通,让他们全力配合。”

薛沛林鞠躬回道:“臣遵旨。”

顾七不好再多说什么,只能在后面也跟了句“臣遵旨”。

接过圣旨,起身回到队伍中。

元承熙又道:“柳纪纲,常彬。”

“臣在。”柳纪纲手持笏板站了出来,常彬在顾七身后,迈出一步跪下。

“泽州治水之事也不好耽搁,朕便命你们同去泽州,看看泽州的情况,为治水打好基础。”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