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章 我乏了(2 / 4)

窦太后当然知道,刘荣这是在强词夺理,刘荣那日骂的,也必定是自己这个祖母。

但汉家的皇太后和天子之间,却存在着一个极为关键的差异。

也正是这个差异,让汉家独有的、东-西两宫共治天下的二元制政体得以正常运转,而非演变成东-西两宫争权夺利的舞台。

——太后惩罚一个人,是需要证据的。

不同于天子可以乾坤独断,随便扯块遮羞布便可以惩治,甚至处死一个人:汉太后降下惩处,是需要一条完整的证据链的。

至于原因,也非常简单——汉太后礼同天子,口称:朕,亡称:崩,出入称‘警’,行文用‘制’。

如此滔天权势,又无所掣肘;

若使其肆意妄为、动辄杀罚,则恐复为吕氏……

吕太后不就是那样吗?

说杀谁就杀谁,说做什么就做什么,说封谁为王就封谁为王!

戚夫人,刘如意,还有太祖高皇帝的儿子们,哪个是真的‘该死’?

诸吕王侯,还有鲁元公主那个被封为鲁王的儿子张偃,又有哪个是真的该被封为王、侯?

所以,为了遏制汉太后无限庞大,同时又毫无掣肘的滔天权势,早在先帝自代地入继大统之时,汉家的天子和朝臣之间,便已经定下了基本的默契。

——为了避免汉家再出一个吕太后那样的魔头,太后的权力,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具体的措施,便是每当东宫太后做出,或即将做出一件出格的举动时,朝堂便会跳出来指责东宫:太后,是想效仿当年的吕太后吗?

当年,先帝铁了心要弄死自己的母舅薄昭,薄昭一母同胞的长姊薄太后,不是没有替薄昭求过情。

只是当时,先帝也只是一句反问,便让薄太后自此避居东宫,至今都没再过问朝政的事。

——母后,是要效仿吕太后吗?

吕太后,便是悬在汉太后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一切可能是自己沾染上‘效仿吕后’的事,都足以让汉太后退避三舍,甚至是像如今的薄太皇太后那样,自此避居深宫,不问世事……

“看着这混账就来气!”

对于母亲的求助,天子启显然不打算回应,只仍沉浸在自己的角色里,一副老父亲被**儿子起的鼻孔冒烟的架势。

“自己说出口的话都不敢认,还敢还在这里狡辩!”

“——母后还接这个混账出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