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棋盘侠刘启(2 / 3)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做母亲的再怎么不讲道理,做儿子的,也都只能受着了……”

做出应答,见天子启抬起手中兔毫,刘荣自然地将砚台往下一压;

却见天子启提笔的手悬在半空,愣了足有三息,才将笔蘸了墨,再落笔于竹简之上。

做母亲的再不讲道理,做儿子的,也只能受着。

只此一语,竟惹得天子启心中,莫名感到一阵憋闷。

毕竟已年过而立,做了二十多年的太子,甚至还在先帝晚年监国数年,天子启面上,没有流露出分毫情绪波动。

目光仍锁定在面前竹简之上,话题,却也被刘荣这略带哀怨的应答,而意外引入正题。

“朕已颁诏,着梁王入朝奔丧。”

“此事,朝野内外颇有非议。”

“公子以为如何?”

见皇帝老爹终于说起正事,刘荣面上苦楚不由一敛,面色也逐渐严肃起来。

“先帝时,晁错屡献《削藩策》,却被先帝再三搁置。”

“如今,父皇即位掌权,又火速捡拔晁错为内史,位列九卿之首……”

“《削藩策》,当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答非所问的一语,却引得天子启目光一凛,眼底闪过一抹冷意。

片刻之后,又重新恢复工作状态,头也不抬的提了提笔:“继续说。”

只目光,仍锁定在面前的竹简之上。

见老爹这般反应,刘荣心下稍安,深吸一口气,又趁机组织了一下语言。

确定自己的腹稿没有问题,才沉声道:“晁错的《削藩策》,直击诸侯藩王命脉,行之,关东必有异动。”

“一旦兴了刀戈,我汉家宗庙、社稷之安危,便都系于梁王叔一人。”

“——梁国安,则函谷关无忧,关中人心安定,朝堂可筹谋布局,从容应对。”

“梁国危,则叛军兵指函谷,关中人心大乱。”

“届时,便是社稷生疑,宗庙堪危……”

不知是不是巧合,刘荣说完这番话,天子启刚好又批阅完一封奏疏。只是这一次,天子启却并没有将批复完的奏疏收起,而是继续将目光落在那封已经看过好几遍的奏疏之上。

刘荣不知道的是:天子启此刻的注意力,已经不在面前的奏疏之上了。

“公子也觉得《削藩策》,会逼反关东诸侯?”

“——至少吴王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