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节 清乐茶楼(三)(1 / 3)

晋中镜 兔儿知秋 1164 字 3个月前

鲁瑶略迟疑了一下,说道:“堂伯出任建康令时,我去过那里住过一段日子。”

贺隰轻啜一口茶,然后笑道:“到了秋季是鱼最肥美的时节,可惜待在洛阳是吃不到了,吴兴米,炊之甑香,糯米连带鲊就是吴兴特色料理,鲁兄可曾品尝过?”筆趣庫

鲁瑶知道贺隰协助任远调查钱子书一案,是为了尽快帮陆机摆脱嫌疑,而他也希望司隶校尉部能查出东宫奸细,将构陷太子殿下的幕后之人绳之以法,所以他愿意全力配合司隶校尉部的调查。

他心直口直,不喜欢和人兜圈子,说话单刀直入:“其实我在吴地时就见过钱子书,当时我见他在诗会上乘着醉意挥毫泼墨,诗作飘逸潇洒,恣意汪洋,尽吐积郁在心中的不平之气,也流露了施展抱负的愿望,我十分钦佩他的才华,后来他进入著作局任职,在几次宴会上,我们碰过面,也有过交谈。

他经常和著作局的同僚们去金谷园游乐,不过八品著作佐郎,俸禄不多,又非吴兴豪族钱氏的嫡系子弟,却喜华服,昂贵香料,攀附一些无所事事的高门子弟,想不到他来到洛阳,竟变成这样,也许这才是他本来的面目。”

贺隰淡笑道:“有才华的人不一定有人品,你和他并未深交,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不清楚,倒也在情理之中。”

鲁瑶想了想,低声道:“我记得在钱子书出事的前几天,他来东宫找过潘兄,好像说是要一同去赴宴,却不知他们是去谁家府上赴宴。”

一阵丝竹之声过后,一袭蓝色长衫的中年男子登台开始说相声,讲得是在陇西郡有一个算命测字的先生,招牌上写着“大不同”,天天在街上摆摊,给顾客准备笔墨,让顾客把想要测的字写下来。

有一天从府衙走出一位官吏,穿着朴素,带上三五随从上街闲逛,望见有人摆摊测字,顿时来了兴趣,走过去,测字先生见此人身材魁梧,器宇轩昂,声若洪钟,心里便有了谱,请他在纸上写个字,他却在招牌的‘大’字旁边写了个“人”字。

先生堆笑道:“原来您是一位大人。”

“何以见得?”“您在大字旁边写了个‘人’字,您自然就是大人。”

那名官吏觉得这纯属巧合,就让自己的随从也过来测字,并且告诉他说仍是写人字。

随从干脆在自己手上写了个“人”字,问道:“先生,你看看吧。”

“您.......您可千万别爱听,您可比不上那位大人,因为您是一位手下人。”

那名官吏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