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叶清秋的不甘,凭什么?(2 / 3)

然而不好的点在于,

就算如此,

叶清秋依然没有看到自己能够起兵的机会。

毕竟对于一个完整安稳的国家来说,起兵举义的难度完全是地狱级。

别说现在叶清秋连一个最基本的地盘都没有,手底下更是没有军队,没有子民,更没有铠甲。

哪怕是这些都有,

或者说,

叶清秋是齐国内的一个藩王,基本上也没什么机会。

就像历史之中,在一个大统一的王朝面前,起兵造反并且成功的藩王,似乎只有永乐大帝一个人。

而且这还是在建文帝一连串的失误面前。

什么吴王刘濞、安禄山、吴三桂,像这样的藩王造反的例子,简直不要太多。

然而,

最终成功的有几个?

主要是,在面对一个大一统的王朝面前,

所谓的藩王,双方的力量对比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可是现在,

叶清秋连一个普通的藩王都比不上。筆趣庫

叶清秋能拥有的,也不过是数不清的财富,除此之外别无他有。

问题有的时候,

钱,并不是万能的。

钱不能直接变出粮食,也不能直接变出武器、铠甲。

这些都需要有人愿意跟你交易。

当钱没有办法购买到物品的时候,钱财也会失去所谓的价值。

而且,

有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哪怕叶清秋已经为了自己将来的起兵,足了准备,但有一个问题是叶清秋无论如何也解决不了的,那还是铠甲。

毕竟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之中,有甲和无甲的士兵完全是两个概念。

为什么那些农民起义军,动则几十万的大军,却被几千名官军撵着跑?

一方面是农民起义军军纪混乱,那些所谓的将领,往往也是草根出身,根本就不懂所谓的兵法和治军。

第二个方面,就是铠甲。

没有铠甲的起义军,面对全副武装的官军精锐,根本就没有对抗的资本,仗打起来,往往就是一方面的屠杀。

当然了,

也并不是没有成功的案例。

只不过受限于眼界的局限性,成功的终究是少数。

也正是由于这些种种原因,叶清秋才不得不去等待一个机会。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