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都为九龙仓而来(2 / 3)

仓大家都看到了他的强大的港口吞吐量,港府本来就是海港城市,所以九龙仓的作用就不言而喻。

要不要提醒他,包氏在九龙仓这块的运作,已经走到了他的前面去了。

无论是李氏还是包氏,谁能更好的经营码头,充当港府发展的发动机,才是最好的选择。

包氏本来就是从事船运这块多年,汇丰选择包氏不是没有道理的。

现在也不清楚李氏持仓的情况,港府现行触发部分收购要约的条件是30%。

九龙仓公示的持有5%以上的有12人,占比62%,李氏按公示显示是8%,汇丰持有10%。

自己手里也持有九龙仓8%,不算威廉的,那边还没有正式接手,还有先前娄晓娥散买的,具体的不清楚,这个基数在1~2%。

市面上散户持有38%,他应该在这块收购了不少。

“李先生,你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包氏,一直在经营这一块,好像是还要看汇丰的脸色,我说的没有错吧?”

当然,你要坚持的话,九龙仓的股票可以出售部分给你,具体的事情,明天找任总就可以。”

自己是善意提醒了他,听不听是他的事情,最后他也转战地产,还是得到了汇丰的补偿性帮助。

饭也吃完了,临走的时候,他留下一张现金支票,金额是一千五百万,张少锋把李永基在公主号签的三张支票递给了他。

下午召开了公司主要高层会议,娄晓娥也被请了过来,两个秘书也电话通知过来一趟,正式介绍了任年平成为公司副总裁,主持公司的日常运作。

公司的日常运转开始正常化,任年平开始制定和完善公司的规章制度,在张少锋的授意下制定11月份的股市计划。

会议持续了一个小时才结束,张少锋把阿忠、娄晓娥、任年平召集到了办公室。

“我们目前的任务就是市场吸码置地和牛奶两家公司,时间截止到这月的24日,也就是剩下一个星期的时间。

保安部每天到押运工作要做好,晓娥,你那边要先勒紧裤腰带两个月时间。

年平,尽快将公司的人才缺口找齐,尤其是金融方面的人才,不妨把价位开高一点。”

娄晓娥知道自己的打算,点了点头,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任年平对这番操作皱起了眉头,心中有疑惑。

“张董,你是要收购置地和牛奶吗?牛奶都是合资的集资方式,这个工作量大,还是有可能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