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2章:火葬(2 / 3)

医世天下 复仇 1061 字 5个月前

,上面的政策是那样,所以上面推行下来,总是风风火火,甚至,非常严厉,已经超出了国家初衷和范围。

像杨家沟这里的情况,不说百分百是同意土葬的,但是,那也有百分之九十九,最后一个可能是无所谓的。

即使是杨大贵的家人不在了,那也是实行土葬,而不是火葬。

正是因为这里,出现更大的不公平。

一方面,生老病死那很正常,或者,发生什么事故,人不在了,家人除了请人给做法事外,另外一个就是实行土葬。

但是,现在推行火葬,如果有发现土葬的情况,杨大贵这些村干部,肯定在第一时间确认后,如果死者的家人不愿意交钱给村委,作为掩口费,那么他们就会打电话给市里面的火葬场,让火葬场过来,将那些即使埋到地下的死者,一样是给强硬挖出来,再拉到市区的火葬场进行火葬。

表面上,这杨大贵家是在严格执行国家的火葬政策。但是,实际上,却是为了他家的好处。

没有给钱的,立刻给火葬场打电话,如果给钱的,那么有好商量,最后都是土葬埋到山上去。

这种事,已经不是一次,而是有很多次,已经引起杨家沟多次的民愤。但是,杨大贵家势力大,关系网多,最后要么眼睁睁家里的死者被拉到市区火葬场,要么只能给杨大贵家钱。

许佩佩记下来后,她已经不再感到惊讶,而是让她想不明白的是,这杨大贵一家,即使在杨家沟根深蒂固,那也不至于一直到现在才有人下来调查吧。

其实,还是有很多其他问题,但是,许佩佩已经不用去看,因为单是现在调查的那些资料,已经足够她整理了,她相信,只要在《安徽日报》发表上去,那肯定是头条新闻,到时怕是不止在安微轰动,网上都给轰动起来。

“那你们知道,这次为什么上面的人突然下来调查吗?”许佩佩问道。

其实,她作为《安徽日报》刚刚正式入职不久的女记者,还没有受到其他记者的影响,没有其他那种不良风气。

而她也是在接到报社组长的电话,就立刻过去开会,然后和其他的记者开车,连夜跟着省**的调查组人员过来。

但是,她觉得,不可能有是无缘无故让记者跟着下来的啊!

“知道,是杨建国家那位年轻客人的原因。”那些村民说道。

如果刚开始,只是得知杨家沟家来了一位开着名车的有钱人,那么这对那些村民来说,只是有些感兴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