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找他,他能走后门(1 / 4)

“老板,来两瓶矿泉水。”

一间挂着“烟、饮料”红漆牌子的小房子门口,李乐冲老板喊道。

“六块。”

“多少?”

“六块!”

“你这不是景区哎。”

“不是景区,是园区,从我这里画个圈,方圆五里,倷要是能找到一家小卖部,我秃阿四跟你的姓。”红背心绿军裤的老板,顶着熠熠生辉的脑门,挑衅道。

“你姓啥?”

“李。”

李乐想了想,算了,不占人便宜,掏钱,递过去,“要凉的。”

“要温的也没有。”

老板接过钱,转身从一个双开门冰箱里拿出两瓶,给了李乐。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这时候的园区,和二十年后,甚至是十年后都不一样。

看看这路口的小屋就知道。屋后就是稻田,稻田后就是大片扎着防逃网的蟹塘。

四下里望去,除了稻田水塘,就是一条条临时修整出来的窄路,分割出来的一块块四四方方的土地。

有的荒草丛生,有的上面还有些没拆完的农房建筑,有的已经立起钢架正在建设厂房,一眼望不到头,连棵树都没,就这么袒露在七月的阳光下,暴晒。

总之,在这种地方,撒尿的地方到处都是,但找个卖水的不容易。

李乐叹口气,把高价水递给一旁笑眯眯的林伟明。

“这就是变相的资源垄断。”

“得了,您就别感慨了。”

拧开盖,咕咚咕咚一口干掉一半,李乐长舒一口气。

自打从管委会的档案室查看完协议,两人已经骑着从刘科长那里借来的自行车,在园区转悠了两天。

去了园区里四五家已经建成的企业调查,谈话,了解生产和建设情况。

虽说有管委会的提前招呼,但是李乐也明显感觉到,这些企业戒备,冷淡,不耐烦的各种情绪。

也难怪,谁碰到林伟明这种问东问西,从生产规划,盈利税收到园区优惠政策的落实,从员工宿舍,生活便利程度,再到和工人私下交流的,都得琢磨琢磨。

好在有时候,李乐身上学生的身份比较管用,有些面子,不知道是给燕大的,还是给园区的。

虽说有些坎坷,但也算有收获,除了第一手的调查资料数据,还有就是几个企业的食堂,让李乐有了“拙劣”的评价。

打螺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