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那位大小姐(1 / 4)

所谓教育基金会,其实就是管理校外捐款资助资金的一个机构。

听着像个金融机构,其实没错,就是一个公益性质的类金融机构。

融资方式是获得捐赠,捐赠的资金被用于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科研投入,国际交流,公益活动,奖学金的增值管理等等。

和学生们有最直接关系的,就是各种以捐赠企业个人名字命名的奖学金。

当然,带着基金两个字,总有投资的业务,股票、基金、信托和银行理财,甚至是,地产。

不过这钱也不好花,管着的婆婆太多,除了捐赠人会定期查看资金使用情况,还有学校,部委这种的监管。

所以一直都是秉承着稳健的策略,像国债,银行存款,企业债券才是主要的投资途径,当个散户都得小心翼翼。

不像丑国的哈佛那种身家几百亿刀的学校基金会,期货,债权,农业,新能源,甚至连大a和军火企业都有投资。

其实这时候燕大的教育基金会,成立时间不长,算是刚与国际接轨,所以总是想搞出点新花样。

便趁着校庆,把一些上半年的捐赠仪式给推到了一起,顺便再来个教学成果展示,多争取些企业和个人的捐款。ъΙQǐkU.йEτ

李乐他们就是被挑过来做展示的道具之一。

等进了会场,刘秘书就开始指导流程,从哪上,从哪下,怎么和人家握手,怎么照相,笑露几颗牙,手往哪里放。

“哎,走位,走位.....”

“等会儿你们从这来,个高的站最中间。”

“好,可以,就那,别动。”

十几个人像木偶一样被摆弄个几趟,终于掌握了要领,上台,找位置,送牌牌,合影,下去,全程笑脸。

“行了,坐在这一排等着吧,到环节会有人叫你们。”

谁都不认识谁,也不说话,就那么安静的坐着。

会议厅很新,软包的座椅很舒服,没一会儿,顿感无聊的李乐就开始打起了哈欠。

还是这年头很少用到的会议投影,调试时显示的优秀学生资料,让李乐有了点精神。

和猜测的一样,除了李乐,剩下的人都是别人家孩子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有爬上过玉珠峰的,有大二就发表sci的,有出了书的,有参加过南极科考活动的,还有拿过各种国际奖项的。

唯独到了李乐,除了两张和大领导的合影,就是一句,优秀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