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人家也是貌美如花(1 / 3)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高二暑假,又去了燕京大半月的李乐,回到学校后,眼见着班里陌生的面孔又多了几张。

高一相差不大,高二两极分化,高三,就是天上地下。

无数考场英烈先贤的经验,再一次应验。

原本分班时的人,经过一年里几次考试的出出进进,到高三开学时候,已经换了十几个。

有个别班主任找到王加强,说娃们都很用功,一次考试就换了班,有点太严苛。

可老王说,“谁不用功?学校里,下次考好了,还能调回好班。可真到了社会上,掉下来还能翻身的又有几个?我们育人,不止教文化教知识,更要让娃娃们提前做好适应社会残酷性的心理准备。有个抗压强大的心,比什么分数都强。”

老师们没话说,只能把这种紧迫和压力继续维持,火炼真金。

许是阅历心态不同,李乐更能体会王加强的这种用心。

学生们的遗憾是当年没努力,老师的遗憾是如果那时候再多给讲几道题,多给两张卷子做一做,或许就能让他们换一种活法。

自愿和强迫相结合,逼也得把人给逼出来。王加强压学生,更压老师,就是为了不留下这些遗憾。

有了分化,学校开始帮着找出路。

有点艺术细菌的,去学美术,去学播音主持,去学唱歌,哪个提高快,就学哪个,怎么着都得把大学给上了。

实在圈画不圆,谱识不全的,除了硬拼学习别无他法。

抽调各科老师弄补习班,晚自习用来补课。挨个过筛子,一对一单挑。即便到最后上不了本科,也有大专,中专。

各种竞赛,那些偏科偏才的,都去走一遭。

数理化,语史外,只要能拿奖,学校就准备在高三开始推荐保送。名校不行,就联系普通院校。

王加强就像销售员一样,挨个翻着部里规定能招保送生的大学,有机会就联系,拿着获奖证书和简历,推销手里的学生。

高一时,还有些松弛的喧嚣,到了高二,就成了默默和自己,和同学,和老师之间默默的较劲。

一片平静之下,在积蓄着压力和能量,为的就是在最后一年的六月六日,喷薄而出。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李乐沉浸在这种大家伙儿一起攒劲向前冲的氛围里。

早自习时带着眼屎背书的表情,课间去卫生间的匆匆脚步,把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