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龙凤呈祥(2 / 3)

她懂,自家男人也懂,村里的人都懂。

“下次啥时候回来?”李婶问道。

刚来泉水村的时候,才十七岁,现在都二十岁了,三年的时间,从一个还娇俏的小姑娘,已经变成了一位敬佩的军嫂。

安以南笑着摇了摇头,“不一定了。”

这次离开,再次回来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许明年,也许几年后。

人啊,分分合合,聚聚散散,都是缘。

“那边的房子,一直给你留着。”李婶看着她缓缓说道。

家一直都在,什么时候回来,都是家。

“好。”安以南听懂了李婶的话,也明白大家的感情和不舍。

安以南离开的那夜,姐妹们彻夜未眠,大家天南海北地聊着天,没有人提再相逢,可她们字字句句都说得明白。

再相逢,大学,京都!

安以南走了,朋友们只送到了村口,依旧是那头老牛,晃晃荡荡不疾不徐。

这一次,牛伯没有说话,没有告诉她,受了委屈就回来。

也没有告诉她,她回来的时候,他会来接她。

因为牛伯知道,孩子啥都懂,走出去是好事儿,困在这一片山里,能有什么出息呢?

安知青是一个干大事儿的人,早晚都会走出这片大山,走向更远的天地。

火车从东北,送到了更北方的地方,那里四季冰川,却有一帮可爱的人,驻守国家的东北门户。

安以南回到东北营地后,进入了全面复习的阶段,除了编译局的特殊紧急任务外,她已经不接平常的翻译任务了。

方红也在有意识地培养新人,最初最难的翻译阶段,已经慢慢过去了。

现在国家带编号的翻译师还是那三位,而这三位也将被记入人生的机密档案,记在国家的大事记中。

在这段时间里,出现了一个大事儿。

张青青收买王队长媳妇儿的证据被爆了出来,而张青青的单纯女神形象一去不复返。

王队长因为这件事儿,将他媳妇直接送回了乡下。

部队对家属的**思想和扫盲教育一直在持续。

1977年10月21日这一天,安以南特意打开了收音机。

“听众朋友们,下面播报一则重要消息,1977年10月12日**正式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和《关于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见》,宣布于今年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