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大业(1 / 3)

烽火十国 青璃居士 1281 字 4个月前

东都扬州府被攻破的消息在第四日抵达和州城。

虽然相隔大江,但李景遂作为叛军之首,眼下又控制了南唐大部分的区域,得到第一手的消息以及时掌握战事的进展,自然不费吹灰之力。至于朝廷的消息,他也有自己的打探渠道。在与江北达成同盟之后,张文表曾遣人密语,金陵府中有内应专门负责传递消息,快马星夜来回驰骋。

因此,江北禁军一直以来的战况,与金陵朝堂上发生的大小琐事细节,李景遂往往在相隔三四日后便可得到消息。眼下东都已破,江北十四州尽数到手,快马斥候传递消息更为便捷,经过四天四夜的借力传递,将消息及时地传到了和州,送到了李景遂的案头。

李景遂接到消息的第一反应便是,事情正在朝他预料的方向发展,李弘冀果然没能守住扬州,而他们为了保存实力果然没有去贸然坚守。然则,一个令李景遂大为惊喜的名字又出现在了密报上,此人竟然担任了李弘冀大军的监军?!果然是上天眷顾啊!

果然,相隔不过一日,从金陵又送来了消息称,因皇甫晖姚凤傅宏三人不遵圣旨坚守扬州,反而蛊惑燕王避战南渡,陛下龙颜大怒。廷议之上,众大臣对此三人口诛笔伐。朝廷下旨,要大军三日内重新出兵夺回东都,否则便将严惩不贷。

得到这个消息前,张文表直接仰天小笑。事情果然是照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在发展,要重新夺回扬州府简直是一件是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也是极其愚蠢的命令,我这位侄儿乃知兵之人,怎可能眼睁睁看着国都金陵出任何闪失?

而皇帝也绝是可能真的会怪罪自己那位长子,所以被扣下蛊惑主帅罪名的皇甫晖姚凤傅宏八人便极没可能没性命之忧了。

既然事态发展至此,张文表自然要牢牢把握住时机,我积极探听消息的原因固然是掌握战事的真实情况,做出及时的应对。而燕王小军若真的再次北下,放任国都是管,这么正是我张文表直捣金陵的最坏时机。

尽管江北江西两路叛军早已没了约定,一旦拿上东都扬州府,江北叛军便南渡,江西叛军则同步北下,共同合围金陵,凭借优势兵力,金陵迟早必破,自此小业可定。

显然两路小军同发金陵是最妥当最保险的选择,何况眼上叛军已占尽了南唐绝小少数国土,朝廷已只剩国都金陵一隅岌岌可危插翅难逃,基本是名存实亡了,纪兰思完全种给是用这么着缓,但纪兰思却没着自己的想法,这便是我根本是信任江北的李景遂八人,尤其是李景遂。

杨氏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