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处理土坯茅房。(1 / 4)

傍晚的时候,程月带着包子去找知青徐宜和韩朔。

程月去的时候,徐宜和韩朔正好下工回来没一会儿。

韩朔打开门,见是程月,男人沉闷寡言的脸上,微得露出欢喜。

他请了程月进来,连忙去叫了厨房里面的徐宜出来,随后自己去了厨房忙碌。

徐宜出来,看见是程月,很是高兴的拉着她去了堂屋。

“程同志,你今天怎么有空上来了?”

徐宜一边说话,一边给程月冲了一杯红糖水。

这红糖,还是程月上次给她的呢,她没舍得吃完。

“来,喝点热水暖暖身子。”

“最近这天气,是越来越冷了。”

“是有点冷。”程月捧着热乎乎的搪瓷杯子打量了一眼这陈阿婆的老屋。

老屋毕竟是有些年份了,里面的木材也有些腐朽。

而且这老房子还是靠山而建,后面不仅挨着山坡,还有不少的树木遮挡着。

如果是夏天还好,凉快。

但是到了冬天,这老屋就显得分外的冷了。

程月转动了一下手上的搪瓷杯子,说明来意。

“徐知青,不瞒你说。”

“这所有的知青当中,我最能合得来的,就是你和韩知青。”

“我从林芳华那里,拿到了两份城市的招工,也许过年的时候我就要离开王家公生产大队。”

“真的嘛?那真是太好了,程同志,恭喜你们。”

徐宜一听,自然是满心诚意的恭喜。

毕竟大家以前都是城里人,谁会愿意换个地方背井离乡的生活。

“你也知道,前些日子,我弟修了个茅草土坯房子。”程月继续。

“如果我们姐弟两个离开,那茅草土坯房子就浪费了。”

“所以,我就想请你们两个去住着帮忙给看着。”

“说不定我什么时候回来探亲,还需要住呢。”

“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帮我们姐弟这个忙?”

程月这么说,是有心想要帮徐宜和韩朔的。

现在才70年,后面还会有知青陆陆续续来。

到时候知青大院住不下,像陈阿婆这样没人的房子,迟早也会被人利用起来。

尤其的还是,有徐宜和韩朔开了先河。

那就会有更多的人,想要住单独的房子。

程月这么一说,徐宜微微颔首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