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天才雕刻家(1 / 3)

古人的墨并不是只有一种,可以统分为三大类,松烟墨,油烟墨和碳黑墨,这三种墨的制作方法不一而同,颜色质地也有很大的区别。

用来作画的墨,那品种就更多了。

讲得更细一点,松烟墨画在宣纸张上是什么效果,画在绢帛上又是什么效果……

光是鉴墨,元妮儿和李凤霞就学了一个上午,接下来又学辨别纸张。

学完了这些个之后,画芯终于干透了。

卢老指点着画上的深浅浓淡,告诉元妮和李凤霞,现在开始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描补颜色。

“描补颜色是以画工为基础的,你俩没学过画画,就不能上手描补,且看我是怎么做的。”卢老说着,安排李凤霞磨墨,元妮儿准备毛笔。

从几十支毛笔之中,选出适合描补颜色的一支笔,然后蘸上墨汁,先在白纸上调试深浅浓淡,然后才着落在画纸之上。

就这么折腾了差不多一个星期,一张崭新的泼墨山水图,终于被裱糊出来了。

刚找到这幅泼墨山水图的时候,画面污糟的很,画纸颜色陈旧,上边还有烟熏的痕迹,和一大片霉点子。

经过处理之后,画纸洁净如新,山水险峻,墨色浓厚,跟当初不能同日而语了。

范教授和班上所有的同学都来参观了这幅画,参观过后,这幅古画就被正式移交给学校,放到校史陈列馆里去。

按照现行的标准,张?的名气不够大,他的作品还没有被列进珍贵古董之中,因此也没有上交博物馆的必要。

这样一来,倒是让学校的全体师生大饱眼福。

京大校史陈列馆不简单,里边不但有珍贵的照片和文献资料,还有各位校董和校友捐赠的名人字画。

张?的画摆在里头,倒是也相得益彰。

这幅画能够进入校史陈列馆,有两人贡献最为巨大,一个是发现者元妮,另外一个就是修复者卢老。

京大是很公正的,不但把这幅画的发现经过写入简介之中,而且还给了元妮一个优秀学生的称号,和一笔三百元的奖金。

至于卢老,自然也有一份奖金。

全校同学都很羡慕元妮,她才进学校几天啊,还没有参加过第一次期中考试,就这么得了优秀学生的称号?

京大是名校,差不多集中了全国的青年才俊,而优秀学生占比仅仅只有2%,这就意味着,大部分学生永远也得不到优秀学生的荣誉称号。

要知道,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