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精神生活(1 / 3)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是古代帝王的统治思想。

意思就是,让老百姓按照安排好的路走就行了,没必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

古代设置官吏是为天子牧民,为什么要用牧这个字呢?

其实在天子眼中,百姓就是比牛羊高贵一些的生物,只要乖乖听话乖乖纳税就好,没必要知道那么多。

百姓知道的越多,想法就越活跃,什么都不知道,越愚昧越好管。

在皇权之下,知识是为统治阶层服务的。

“永乐大典可不是为老百姓编的,它是专门编给皇帝看的,所以只有正本和副本。”耿老太太耐心的科普。

元妮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怪不得永乐大帝会耗费人力物力,编撰这样一部奇书。

编撰好了却又不大规模印刷,原来这是为皇帝准备的科普读物,人家根本没想过让老百姓看。

“现在多好呀,还有图书馆,只要想学习就可以学习,古代可没这条件。”耿老爷子叹了口气,继续揭书页。

不说别人,就说耿老爷子和耿老太太吧,他们得到的教育资源就很有限,若不是两人性子执着,一边干一边学,实践出真知,根本走不到今天这一步。

元妮点头,龙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博大精深,越是接触古玩,越是觉得自己知识匮乏。

想到那些知识盲区,元妮越发庆幸考了大学,且有的学呢。

三人一边聊着,一边分纸,连中午饭都没有吃,到了下午两三点,总算是把所有的纸张都分开了。

耿老太太捶着酸痛的腰,“老喽,没有年轻时耐折腾了。”

耿老爷子用放大镜挨个检查纸张,“是农书,可惜缺页了。”

元妮想到了那袋子字纸,希望缺页的纸张在袋子里。

不过,也不能抱太大的指望,毕竟陶师傅说了,他把字纸给老娘,就是让老娘引火用的,不知道陶老娘烧掉了多少无价之宝……

“这些纸张就这么晾着,明天我们再带东西来,把粘在纸上的糨糊去掉。”

元妮点头,行家就是行家,经耿老爷子耿老太太处理过的纸张,没有一丝痕迹,再去掉浆糊,根本看不出是从窗棂子上扒下来的。

“爷爷奶奶,歇会儿吧,洗手吃饭……”

元妮话音刚落,就听院子里有人吆喝起来,“娘,猫蛋,狗蛋快开门。”

这是四舅舅的声音。

元妮还没反应过来,猫蛋狗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