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1 / 2)

第一百六十五章斗拱榫卯,以身犯险!

事实上,由于年久失修,建筑内大部分结构已经损坏,需要替换的部件更是枚不胜举,随之而来的难题更是层出不穷。

杨宇告诉林然,如果要重新安装门梁,就必须要在柱子上做卯口。

在大殿的内槽柱,已经留有许多卯口封堵的痕迹,证明这座寺庙在很久以前也曾经被修缮过。

若是继续加工,有可能破坏原有的结构,甚至内槽柱也得替换掉。筆趣庫

当然,这还不是最危险的!

杨宇皱着眉头说道:“这可能是我们古代最早的材分模数设计了,通过榫卯拼装营建。”

“看这构件。”杨宇指着上方像斗一般的设计,说道:“这叫斗栱,是唐代特有的材分模数,用榫卯法品拼接,属于活扣结构。”

远远看上去,就像是横梁用两个挂钩挂在墙上。

古人的智慧真是特殊,竟然想出此等方法固定横梁。

但这种设计已经被淘汰了,以现在的传承和技艺,压根没有人能根据测算出的质量设计出如此严密的活扣!

若是设计轻了,没办法固定衡量。

若是设计重了,又会导致墙面负重增加,提升坍塌风险。

其他的都好解决,但这材分模数设计,确实难住了他们。

方丈也站出来说道:“徐工,林施主,其实能做到百分之80%的还原程度已经足够了,若是这大雄宝殿实在难以还原,可以想其他方法进行替代。”

杨宇叹了口气苦笑道:“想要替代也行,但也得先把它先取下来才是。”

起初看到图纸的时候他还感到很兴奋,以为可以亲手完成这番大工程。

但没想到,居然又在细节上栽了跟头。

古人的智慧结晶,果然远超我们所想!

林然看着活扣,心中同样感慨万千。

他曾经在故宫参与过活扣的修复还原工作,难度确实很高,当时还不知道是给大佛寺修缮使用,只是馆长再三叮嘱他一定要完美还原。

即便是有着各种先进仪器和专业设备的助力,修复团队也整整用了六个小时才完成。

其中难度,可见一斑!

不过好在两世为人,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做支撑,要解决这座唐代活扣结构的难题,也不至于让人束手无策!

定了定心神,林然满脸笑意地对杨宇说道:“杨工,其实我会修活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