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要债(1)(1 / 4)

这年头的圩日和改革开放之后的圩日大有不同。

计划经济时代,集市的监管很严格,农民之间可以自由交易的商品种类并不多,都是一些自己编织的简易农具,鸡笼鸭笼箩筐小篮子之类,或者少量自留地吃不完的蔬菜瓜果,事实上这年头产量不高,家里孩子多的社员连自己家吃都不够,基本没有多余的拿出来交易。

至于花生豆子小麦大米等所有的粗细粮,所有的肉类,包括鸡鸭鱼等等,甚至鸡蛋都是由公家统购统销,个人是不允许自由交易的,否则就是在割**的尾巴,是要蹲篱笆的。

像苏桃桃带来的这些干货,尤其是冬菇木耳这些,也不能拿到明面上来交易,笋干菜干这些属于边缘产品,数量多的话集市管理人员要搜走也都是无可厚非,甚至还要罚款,严重的话还要劳改教育,所以一般人也不敢触这个霉头。

苏桃桃带来的这些东西在家里就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的确是要寄给城里的娘家,原主什么心态她不知道,但苏桃桃觉得一个会给女儿留两百块巨款作为退路的父亲,不会是一个差劲的父亲。

等钱收回来以后她还打算再补上一封信,不过这都是后话,当务之急是减轻负担,先把部分干货寄出去。

见苏桃桃只寄走一部分干货和那袋五颜六色的衣服,反正她又不穿,寄回去做个人情,谁合适谁拿去穿吧。

周铃兰这才忍不住问了句:“桃桃,这些山货不寄了吗?”ъΙQǐkU.йEτ

苏桃桃摇头说:“不寄了,这些是见面礼。”

见周铃兰不解,苏桃桃解释道:“妈,咱们上门要债天经地义,但若人家要为难我们,或者直接不给,我们说不准要花费一番心思,所谓礼多人不怪,我们总不好空手上门,这些东西在我们那里不值钱,但到了城里可是有钱也未必买得到的好东西,用来投石问路最合适不过。”

周铃兰听了大为感慨:“还是你想得周到,妈都没想这么多。”

她觉得儿媳妇下了一次水以后说话一套一套的,特别有道理。

傅远航听了若有所思,就连趴在傅远航背上的小汤圆都听得很认真。

苏桃桃见小家伙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看自己,笑眯眯伸出手:“小航累不累,让我抱一会小汤圆。”

傅远航摇摇头:“不累,小汤圆很轻的。”

苏桃桃听罢,又是一阵心酸,是啊,小家伙都快两岁了,也不知道有没有十斤重,轻得很。苏桃桃揉揉小家伙的脑袋,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