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野钓(1 / 4)

青山仙村 羊拐冉哥 1493 字 5个月前

“叔叔,这水潭有大鱼吗?”彤彤看着这口半径2米,深两丈的水底岩,眨着眼睛问着。

小孩子大多喜欢吃鱼,特别是乡下农村的野生鱼,那是肉质鲜美,只加普通的作料就清香扑鼻,让人口水飞流直下几尺,但是得帮小孩子把鱼刺给拔了,否则容易被卡住刺伤喉咙。

姜云**着彤彤的小脑袋,“水潭里有很多大鱼,等叔叔钓几条给彤彤吃,好嘛?”

“咯咯咯,彤彤喜欢吃鱼,彤彤要吃鱼。”小彤彤的那双小短手欢快的拍着。

跟着来的小黄,也欢快的围着彤彤摇着尾巴“汪汪汪”的叫着,小黄我也要吃鱼,鱼刺也行。

这水底岩在青山村绝顶山脚下的田野里,其实就是一口大水井,主要是用来灌溉的,据说水底岩从没有干枯过,在最干旱的年份,大家都是从这里抽水浇灌田地里的庄稼。

反正,自姜云记事起,确实没有见到水底岩干枯过,只有几次青山村大旱,见到潭水下降到潭底,能清楚的看到潭底的泉眼就是一个大大的水底岩洞,据说说通向某一条暗河,水底岩也因此而得名。

潭里的鱼确实很多,主要是鲶鱼居多,草鱼,鲤鱼,鲫鱼也不少。水少的时候,就能看到各种鱼儿在潭底悠闲的游弋着。这里的水质干净,鱼肉质自然也鲜美,没有任何泥土、鱼腥味,村里很多人有空就来这里钓鱼。

很多人可能会把鲶鱼和塘角鱼混为一谈,其实本土鲶鱼和塘角鱼很容易区分。

塘角鱼有八根须,对生活环境不挑剔,在污水中也能生长的比较快,通体发黑,特别是1981年华夏从埃及过引进来的外来品种,使得塘角鱼遍地开花;土鲶鱼只有四根须,主要分布在华夏南部,喜欢在干净的有活水的环境中生长,像石洞,石缝,深坑,土洞里,土鲶鱼生长的慢,通体偏黄,鱼肉口感好,营养价值高。

而青山村的水底岩既是个深坑,又有石洞和石缝,这完全就是土鲶鱼的天然繁殖场所。

姜云,在隔壁的田里翻出几条蚯蚓,截断,穿在三竿钓鱼钩上,蚯蚓把鱼钩完全覆盖,这样鱼儿眼里只有蚯蚓这种美味了,能不上钩?

把穿好诱饵的三个鱼钩抛到潭底,只需查看水面上三个浮漂的情况即可。

姜云和侄女一边小声的说着话,一边查看潭面的情况。

侄女彤彤,这名字还是姜云起的,平时在邕市时,和老妈视频,彤彤大多数时候也会出现在手机画面里,因此也喜欢和姜云相处,现在的小孩接触各类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