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无相无我(1 / 4)

清晨,天刚蒙蒙亮,湖面尚有着雾气。

苏忘独自一人来到湖边,眺望远处光景,这已经是他返回山庄的十余日间,每天早起后必做的第一件事。

因为武学进境如今已经到了一个瓶颈,他也没有延续过往日夜苦修的习惯。

实际上除了真气自发运转带来的缓慢增长,这段时间他在实力上的变化微乎其微。

苏忘自己甚至有意压制功力的提升。

不同于初来此世的无力感,如今的苏忘早已经具有足够的底气可以面对任何敌手,实力的提升不再迫切。

他所担心的更多是功法可能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若说面对郭芙那次还只是初露端倪,那么面对黛绮丝之时,可就完全背离了自己预先的打算,偏偏过程中自己还毫无所觉。wwω.ЪiqíΚù.ИěT

他不知道下一次失控会发生在什么时候,早早做好准备是必然的选择。

在种种猜想中,他回到曼陀山庄后的这段时间最优先做的,就是尝试探寻《小无相功》的本质。

“不着形相,无迹可寻”是这门功法最显著的特点。

苏忘习武初期以之运使各派武学,皆能熟练运用,甚至连极其难练的少林《大力金刚掌》都能耍的似模似样。

尔后在大理之行中得到李秋水指点,模仿别派武学的能力就用的少了,转而开始精研真气变化。

拜其所赐,他才能将各种绝学招式以《岱宗如何》的推演之法统筹施展,强行拉平与诸多江湖高手在战斗经验上的差距,达到如今实力。

《小无相功》早已经是他的立身根本。

经过长久的钻研与实践,他对这门功法也有了自己独到的心得体会。

撇开作为修饰的“小”字不谈,功法核心自然是“无相”二字。

佛道两家都有“无相”的说法,只是如今多见于佛教。

不知道祖师逍遥子创此功法之时到底有没有借鉴佛家经义,想来对于他这种境界的人来说,也没有什么门户之别。

苏忘不尊道祖,也不信佛陀,但不妨碍他借来两家术语表述自己所理解的“无相”真义。

无相对他而言不是没有形象,而是无所不有之相。

更具体一点,他将自己的修炼境界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无他相、无我相、以及目前还不分明的第三层境界,无众生相。

使用《小无相功》的初期阶段,可任意模仿他人招式为己用,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