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 章 情真意切(1 / 3)

一场秋雨一场寒,何雨柱刚下乡的时候,天气只是稍微有些冷,然后气温逐日下降,五天过去以后,他带的工服已经不顶用了,只能套上了胡支书借给他的黄大衣,

这一干起来就忘了时间,何雨柱在公社里,忙活了整整五天,测量、绘图、指导、下锚、架棚,挖沟排水,起垄、育苗、栽植灌溉,忙的他是团团转,几天下去,人饿瘦了整整一圈,脸色也显得很疲惫,等最后收尾的防风墙体架设好,再铺上村民自己编织的草毡子,何雨柱就准备回去了!

至第六日的凌晨,天上飘起了小雨,何雨柱睡到凌晨三点,就爬起来躺在了骡车上,车上拉着一车稻草,还有一些自己产出的蔬菜和红薯,大队长李保全送了两只公鸡,民兵连长郭开良送了自己打的两只野兔和三只野鸭子,还有妇女主任张继芳和出纳徐芳联手编织的一件毛衣,把车子装的满满当当,弄得何雨柱就像是逃荒的土财主,

赶车的是俞学亮的二弟俞学敏,和他哥哥不同,俞学敏更加外向一些,性格也比较的开朗,何雨柱头一天晚上和他一商量,他就痛快的点了头,商量好凌晨三点就出发,

这几天大家伙儿吃住在一处,彼此间无话不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何雨柱做事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大部分社员们的尊重,他丰富的学识和幽默的谈吐也时不时的引来一片笑声,以至于大家伙的干劲儿十足,也几乎没有什么质疑的声音,

县里派来的技术指导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施工进度加快了不少,他对于何雨柱在大棚里架设钢轨车,使用挂钩传送的不同构想、还有在防风墙里夹入保温棉的方法大感兴趣,缠着何雨柱谈论了好几天,还时不时的拿出个小本本记录下来,两人一边讨论,一边施工,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何雨柱想的很简单,为了避免和大伙儿告别时太过于别扭,不喜欢热闹的他想趁着大家伙儿都不在,悄摸的走比较好,

大队送的蔬菜何雨柱装上了车,还有那件妇女主任和出纳联手织的红毛衣,除了两只大公鸡,野鸭子和兔子还有红薯之类的,何雨柱本来打算留给俞家兄弟,没想到这一家子哥几个都是死心眼,说什么也不愿意收下,最后还是何雨柱威逼胁迫,才把那两只野兔和一只野鸭子,还有大半袋红薯留了下来,

车上还拉着一件制于明代早期的南榆木太师椅,老京城的行话叫做“原来头!”材质倒是不怎么值钱,远不如什么海黄和小叶紫檀之类的,但是贵在它的历史年代久远,本来是当年土改分给副大队长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