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5章 提前规划学大寨(1 / 3)

何雨柱喝了一口茶水,郑重都说道:

我说的这些,现在只是一个设想,要想把这件事情办成,凭你这一点点闲置地是远远不够的!先拿红星轧钢厂来说,每日光午餐一餐的消耗量就有两千斤小油菜,还得配上一千斤蘑菇,或者是猪肉五百到八百斤,要是以茄子为主,每餐的消耗量是三千斤,那你想想,这长年累月的消耗下去,这得需要多少蔬菜?

土豆、西红柿、茄子、芸豆、卷心菜、胡萝卜、大白菜、蒜苗、大葱、生姜、黄瓜、大棚或者小拱棚蘑菇,这些都是日常消耗的几种蔬菜,除了葱姜蒜的日耗量不固定,其他的品种单次供应就超过了两千斤,要是轧钢厂周边五厂都用你们村产的菜,那就是日需量万斤左右,到了这种规模,国家怎么可能不重视?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能日供应蔬菜达万斤,绝对是一个能引起轰动效应的、值得振奋人心好消息!

到那时候,国家统计局,粮管局,农业部门分管单位的领导,包括其他相关单位的负责人,都会涌入到你们村来,你们村会被树立为典型,说不定连最高领导都会亲自来参观,号召全国人民向你们学习!

最高领导?真的假的?能有那么大的影响力?您说的是真的?

俞学亮被吓了一跳,他越来越弄不明白何雨柱这脑子里是怎么想的,他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怎么越听越糊涂了呢?

何雨柱费这么大的力气培养一个农业种植人才和蔬菜生产基地,自然不是简简单单的只是为了供应冬季大棚蔬菜这么简单,而是要为日后改革承包责任制做准备,但是那得等到二十多年之后才能进行,所以,他需要提前拿温玉村的蔬菜种植来做实验基地,挣不挣钱的无所谓,先参与进来再说,等改革开放以后,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开搞农业大型一体化生产集团了!

何雨柱自然不会把这么复杂的事情拿出来说,说了俞学亮也转不过弯来,他现在只需要先把俞学亮的积极性给调动起来,让他知道搞蔬菜大棚是可以成功的,前景已经给你描绘出来了,就看你干不干了!等你功成名就,扬名天下的时候,你们三兄弟想要什么没有?

我的意思很简单,规模没有起来之前,你可以带领你们村的村民边种植边积累经验,等种植规模大了,影响力也大了,你自然而然就成了劳动典型,农业大棚种植方面的专家!你想想!劳动模范啊!到那时候,你还怕你媳妇跟人跑了?

俞学亮算是知道什么叫做三寸不烂之舌了!没有何雨柱画的这张大饼,他浑浑噩噩的也一样可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