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五十三章 征西将军沐云的反应(1 / 3)

〝呵……想得到是挺美的。〞虽然说,征西将军沐云的知识储备远远赶不上作为本体的沐云,可相较于《帝望》的原住民NPC来说,却庞大到一个极其夸张的程度,这也让他在接到汉灵帝发出的圣旨之际,便看出了汉灵帝的想法和打算。

不过,征西将军沐云虽然看出来了,但也不得不承认汉灵帝确实很有【诚意】,让他都不禁为之心动。

嗯,不是征西将军沐云馋人家的身子,而是为蔡琰的遭遇感到心疼。

在原史中,蔡琰初嫁于卫仲道那个病秧子,后来丈夫过世,蔡琰未育子女便归宁娘家。

结果,在东汉兴平二年(195年)被南下的匈奴掳掠,为南匈奴左贤王所爱,后诞下二子。

接着,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因在发迹前已和蔡琰的父亲蔡邕相熟,对蔡邕无嗣感到难过,相当同情蔡琰的遭遇,便遣使以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安排其再嫁同乡陈留董祀,使【文姬归汉】成为华国有名的故事。

只是,蔡琰的惨淡遭遇并没有因此而终结。

后来董祀为屯田都尉,犯罪论死,蔡琰亲自向曹操求情,时值严冬,曹操当时正大宴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向在场宾客介绍蔡琰。

史载蔡琰进场时【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从这里就能看出蔡琰当时有多么地难堪。

要不是曹操最后同意特赦董祀的死罪,蔡琰在史书中会被如何编排?

之后,在一次闲谈中,曹操表示很羡慕当初蔡邕家中藏书量之丰,蔡琰告诉他原来家中所藏四千卷书,但几经战乱全部遗失,曹操十分失望。

但是,当曹操听到蔡琰表示她还能背出其中四百篇时大喜过望,打算派遣十位吏员默写蔡琰记忆中的文章,蔡琰认为此举不妥,因为男女有别,应守礼不亲自讲授,故向曹操建议由她亲自默写。

于是,蔡琰凭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文无遗误。ъΙQǐkU.йEτ

这件事情后来虽成一段美闻,可对蔡琰而言,何尝不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这样的才女,何以落得如此下场?

汉灵帝给的这个【诚意】,征西将军沐云真的很难抗拒。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就沐云的设定,征西将军沐云不是出身于《帝望》的沐氏子弟吗?怎会知道这些事情?

那是因为征西将军沐云在【域外】出生,然后长期与御魂商团接触的他,对整个二次元宇宙的事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