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沐云的谋划&苏特兰格王国的行动(1 / 3)

对于大汉帝国、南匈奴和鲜卑之间的博弈,沐云一点儿都不在意,在汉灵帝接受乌桓的内附并开始调兵遣将之际,他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ъΙQǐkU.йEτ

沐云早就料到,无论是汉灵帝也好,大汉帝国的世家也罢,即便同意了他的提议,也不可能照着他的意思进行布置,他们更倾向于相对中庸的平衡方案。

若说刘虞代表着大汉帝国皇室与文官,公孙瓒代表着寒门和武官,那么西园军的部份,便是世家豪门的代表。

(公孙瓒虽为出身豪门,却因其母身份低微之故,早年在豪门的圈子里备受排挤,所以就个人关系而言,他更倾向于寒门,至少以当时的普遍看法来说是这样。)

刘虞和公孙瓒理念不合的事儿,几可说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不管由谁做主导,另一人肯定会有意见。

但是,在加入第三方势力来进行调节与制衡以后,状况就又不一样了。

因此,大汉帝国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而这,也是沐云所乐见的一件事。

行军打仗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即便只是行军路线的选定、后勤补给的安排等等,都没有常人所想的这么简单。

以军队移防交接事宜为例,在将一个地方的军队抽调离开的同时,要嘛调派另一支军队前来,要嘛就得对整个防线进行调整,以防止所谓的【防御漏洞】出现。

可想而知,要调动成军之后便驻守在洛阳周围的西园军,到底有多么麻烦!

最先动作的并非西园军,而是打完黄巾以后便驻守在洛阳周围和皇陵等处的三河五校。

八支禁卫先行调整驻地,在确定没有漏洞以后,西园军才开始动作。

这个过程打乱了亚鲁希特尔曼在大汉帝国皇陵那边的布置,为了避免暴露他们的行动,只能草草地将地道入口隐藏起来并暂时撤离。

他们的行动虽然没有被发现,却因部份地道坍塌,以及地道行经三河五校新驻地正下方等缘故,最后只能选择改道重挖,白白浪费了大把的时间。

是的,没错!

沐云上呈疏文,下达通牒的动作,除了促成乌桓内附的事儿之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迟滞亚鲁希特尔曼的行动,替玩家平定羌人百族的行动争取时间。

没办法!谁叫玩家不是沐云?沐云觉得十分充裕的时间,放在玩家身上嘛……啧啧啧!有时候真的很难说。

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