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5 章 段长卿(1 / 6)

东风顾 箫楼 2419 字 5个月前

同样是正月十五这一日,京都的春日已经灿烂嚣张,西疆却还是一片浓重的苍白。

段长卿易容化妆成一名面容枯黄、五官普通的汉子,背着包袱,站在熙州城外的山野间,静静地注视着这座城池。筆趣庫

此时雾霾浓重,雉堞上,将旗在风中猎猎飞扬,旗帜正中间一个张牙舞爪的“顾”字,如同一团跳动的火焰,映亮了她的眼眸。

熙州城后就是横山山脉。一百多年来,这座城池和它周边的三十六寨一直是端国与凉国的必争之地。每至秋高风急,天狼星出现在苍穹之顶,钲鼓之声再起,便有无数西凉的大好男儿踏马而来。然而他们的一次又一次征伐,都止步在那面绣着“顾”字的深紫色旗帜前。

段长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将边关黄昏的寒风吸入肺中。眼见天色渐黑,她警惕地向四周张望了一下,便将青骢马牵到林中,解开缰绳,轻轻在它的头顶拍了拍。跟随她多年的马儿早已知晓主人心意,将头在她胸前蹭了蹭,往密林深处轻盈地撒蹄而去。

她整过行装,疾步而行,不过一刻钟便到了城门前。监门官查验完过路关防,又抬头盯了她一眼,见她衣着寒酸,并无油水可捞,瞬间便失了兴致,胡乱在过路关防上戳了一个大红印章,便挥手让她进城。

没人注意这个普通的行商,她顺利地找到了城中的都作院,顺利地潜入都作院的舟舫中。然后在某个深夜,这艘船和另一艘船儿,沿着渠水,被拖到了熙州帅府的平澜池。

段长卿此行的目标,正是平澜池中的临渊阁。

临出发前,兄长段永玉曾劝过她,此行十分凶险,但她执意东来,走这一步险棋。

临渊阁本身只是一个小小的水阁,只有几名老兵把守。但它位于平澜池的中央,且无桥廊连接,只能靠舟渡或者泅泳。然而因为平澜池关系着几座兵营的用水,围着整个池子都有重兵把守,寻常人根本不可能靠近,稍有冒头,就会被万千箭矢射成筛洞。

唯一能上临渊阁的办法,就是藏在来往水阁与岸边的船只之内。

为老兵们运送用度的是一叶小木舟,没有办法藏匿。只有到了每年的正月十八,横山各寨的使节齐聚临渊阁、商议军政事务时,才会将闲置在都作院的两艘舟舫调过来。

这也是一年之中唯一一次可以混入这座水阁的机会。

她静静地潜伏在都作院的舟舫底部,狭小的空间幽幽暗暗,隐约有惨白的月光自舱板的缝隙**来,也依稀能听到池水中的碎冰在寒风中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