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羊肚菌(1 / 3)

();

对于张北这代人而言,小时候电子设备远远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

那时候所有的快乐基本上都可以说是来自于大自然中。

而且在物资并不丰盛的年代,大自然几乎给了他们这代人一个完整的童年。

一路走,一路和直播间的观众聊着天,张北很快就来到了细辛的窝子这里。

王老二和沈峰先到一步,此时正整理着麻袋和铲子准备开始挖掘。

细辛这东西张北之前在直播间介绍的很详细,现在也不打算再次进行介绍了。

调整了一下摄像头后,就加入了王老二和沈峰的队伍,开始对这一片窝子动手。

跑山人挖细辛主要是需要它的根部,这东西晒干之后可以入药。

现在只是刚刚入秋,还没到跑山人大规模出货的时候。

若是再过一段时间,每一个跑山人的家里面都晒满了药材。

制作药材其实是一门手艺,有的人手艺好,可以用一百公斤的湿货制作出七十公斤的干货,而且质量都是上乘。

有些人手艺差了一些,一百公斤的湿货只能制作出三十公斤的干货,质量上还不会太好。

干货和湿货的收购价格天差地别,至少以细辛来看干货的收购价能达到八十一斤,而湿货的价格通常只有二十。

这还是张北凭借着把头子这个身份将价格抬了起来,如果放在以前,干货能有四十,湿货能给到七块已经算得上高价了。

不过现在正值秋天,各种药材的窝子产量极多。

单单是眼前这一个大窝子,他们三个人挖的话,今天每个人带五十斤的下山是绝对没什么问题的。

所以说秋天对于跑山人来说极其重要,这个时间里,任何事情都要朝着后面推一推。

不管是王老二还是沈峰,都是跑山二十年的老人了,对于怎么挖这种根系的药材,早就无比的熟悉。

前前后后不过两个小时,几个人已经装了大半个麻袋。

张北的身体素质要比常人好上一些,自然挖的也就更多。

这两个多小时,沈峰和王老二一人也就挖了四十多斤左右,而张北自己就挖出来接近七十斤。

按照往年细辛湿货的价格来估算,不提张北,单单是王老二和沈峰一人也有八百左右。

如果回去之后制备成药材,这个价格还会更高一些。

将麻袋绑好丢到了一棵树下,随后张北捏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