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七章 今日评论(2 / 3)

进去了。

就在这个时候,贺础安遇到了《今日评论》。

大西门外有一个书报摊,因为平日里时常路过,联大师生很爱在此购买报刊,假期一个稀松平常的午后,梁绪衡找地质学的学长还书,贺础安便一个人在街上闲晃,路过书报摊,有个装帧朴素的杂志吸引了贺础安的注意力,封面左边竖着用毛笔写着四个大字——“今日评论”,右边最上方从右向左用楷体写着“第一卷第十三期”,下方有一条横线,横线下面竖排写着的文章名和作者:

战时经济建设的几个原则陈岱孙

捷克灭亡后的欧局钱端升

省市参议会的成立问题赵凤喈

论越南化之系属闻宥

青年的“知”与“行”的解剖萧右乾

沦陷后的天津(通信)赵捷民

封面底部也有一条横线,下方从右向左用小字写着:

民国二十八年三月二十六日

这熟悉的封面排版让贺础安感受到一种熟悉的气息,让他想起了北大同学们特别爱读的《独立评论》来,虽只是略略翻看,贺础安就被这本《今日评论》深深吸引,他赶紧掏出五分钱买了下来,在路上就边走边迫不及待地翻看了起来。渐渐地,贺础安被

作者的学养和对时情的分析所折服,贺础安觉得自己发现了一本此刻的自己顶顶需要的刊物,能让他从自怨自艾的情绪中挣脱出来,看到更大的世界,可有些懊恼的是,这本刊物已经出了十三期了,自己竟然到现在才知道。

读完最后一篇《沦陷后的天津》,贺础安想着等狐狸回来一定要把这篇文章给他看看,写得实在是很好。可当他看到他之前目光匆匆掠过、并未特别留意的作者名字,一下子呆住了。

在联大历史系三年级也有一个“赵捷民”,他一九三八年才转学到联大历史系三年级就读,虽然在北大的时候赵捷民是比贺础安高了一个学年的学长,在联大却成了跟他同年的同学,但两人不过是在课堂上相见,宿舍也相隔较远,贺础安平日里只知埋头读书,因而两人私交甚少,贺础安只知道赵捷民也是天津人,跟胡承荫是同乡。

难道这篇文章的作者真的是自己认识的赵捷民同学吗?还是说不过是另一个重名的人?

正出神的时候,有人在贺础安身后拍了一下,他回过头来,便看到赵捷民的脸,脑海中正想着的人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这“想曹操,曹操到”的巧合着实把贺础安吓了一跳。

“贺础安,你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