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七章 泡茶馆(2 / 3)

口有一座砖砌的小牌楼式的街门,街门外有一小块空地,这里是背炭的苗族人卖炭的地方。走进这个小牌楼,才算真正站到了凤翥街的地面上。凤翥街前后不过两百多米,从前到后却挤挤挨挨地开了十几二十家小店,各色茶馆、饭馆、纸烟店、骡马店、饼店一应俱全,光是茶馆就开了五六家。

联大的同学们起先是并不喜欢凤翥街的,每次进城的路上只远远地瞥上一眼便匆匆离开。而他们避之唯恐不及的源头便是凤翥街上的几家骡马店。

昆明有许多运货的马队专门干运货的生意,他们从昆明经富民往滇西运日用百货,再从滇西运土产回昆明,因为马队常来常往,凤翥街上经常骡马成群,味道闻起来实在有些呛鼻子,一不留神还会采到热乎乎的马粪,看着鞋底的“黄金”,那懊恼的感觉,好几天都缓不过劲儿来。就算避过了马粪,也逃不开马队伙计们中气十足的划拳声,那气势汹汹的架势常常让人觉得他们下一秒就要一拳招呼在对方脸上,但往往接下来便是酒碗撞在一起,人也抱在一处了。m.bīQikμ.ИěΤ

这些马队的伙计们赚的都是风餐露宿的辛苦钱,所以往往一趟差事下来,他们都会痛痛快快地享受一番,一到昆明交了货,他们便会来到凤翥街,去骡马店把牲**给伙计,先睡它个不知今夕是何年,接着便去街上的馆子里吃牛羊肉,马队所到之处,遍地嘈杂,一群汉子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口吸烟,大声划拳,那架势似乎巴不得把兜里的钱都花光了才开心。

虽然联大同学们避之唯恐不及,可马队伙计们吆五喝六的样子却是胡承荫最爱看的。

在天津土生土长的胡承荫可以说是从小在茶馆里面泡大的,他小时候经常跟着叔父胡喜才去茶馆里面说相声,每每是胡喜才在上面讲,他在下面玩儿,天津的茶馆文化对他来说再熟悉不过,虽然昆明的茶馆跟天津的茶馆千差万别,却仍能稍解他的思乡之情。

从此之后胡承荫就一头扎进凤翥街,他享受着这里的热闹,品味着这里的生活气,观察着街上形形**的人群,常常在窗边一坐就是一整天。

相较于文林街的清雅,凤翥街实在有些生猛,所以凤翥街起初并不在联大学生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可是联大学生实在太多,文林街上的七八家茶馆也“消化”不了他们,并没有什么余地挑挑拣拣,再加上昆华农校、昆华工校、昆华师范、昆华中学这几个联大租借的校舍都在城外,凤翥街比文林街离联大同学们更近。渐渐地,到凤翥街来的学生越来越多了,茶馆老板们便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