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三章 电线杆上的人(2 / 3)

必须有所行动。

一天下了课之后,陈确铮跟往常一样,沿着龙翔街走大西门进城,走在路上他突然看到街边新竖了两根又高又粗的电线杆,还没有来得及架线。老百姓好像看着什么稀罕物一般,聚在一根电线杆下吵吵嚷嚷。wwω.ЪiqíΚù.ИěT

陈确铮本无意停留,却听到有人问道:

“谁敢爬这根电线杆?”

紧接着一人喊道:“我敢!”

嗓音中气十足,颇为嘹亮。

这声音让陈确铮觉得莫名熟悉,他停下了脚步,转头望去,紧接着他就看见一个穿着一身黄咔叽布的中山装的瘦小青年,手脚并用地沿着电线杆一点点爬了上去。

陈确铮仔细一看,这人他认识。

这个身材矮小,胆子不小的青年是陈确铮同系的学弟——殷福生。

殷福生一九三八年秋天考入联大,因为他跟陈确铮差了两个学年,虽然彼此打过几回照面,但平日里交集不多。即便如此,陈确铮也听过许多关于殷福生的传说,因为对于联大的学生来说,殷福生实在是个很有名气的明星学生。

哲学系里每个人都知道,殷福生是金岳霖先生的高足,殷福生报考清华大学哲学系就是金岳霖先生建议的。还是中学生时,殷福生就翻译了查普曼和罕勒合著的《逻辑基本》,十七岁时,他初生牛犊不怕虎,专门写文章对金岳霖、吴士栋、沈有鼎、张东荪等诸多哲学界前辈的著述逐一点评。

因为在入读联大之前,殷福生便已经有著作加身,在联大的先生们的眼中,他的哲学根底自然比旁的哲学系学生要高出一大截来,对他的态度跟旁的同学迥然不同。陈确铮印象很深的是当年第一次上郑昕先生的“哲学概论”课程时,郑昕先生一看到课堂里的殷福生便对他说:“你不用上我的课,下去自己看书就好了。”金岳霖先生在自己的“逻辑”课堂上见到殷福生,也让他不必上自己的课,还引荐他跟着刚刚从欧洲归国的联大教授王宪钧先生学习逻辑。ъΙQǐkU.йEτ

而在联大的课堂上,殷福生也展示了他一贯的“狂生”形象。殷福生身材虽然瘦小,嗓门却出奇得大,说话永远都像在讲演。无论是时事**,还是恋爱秘诀,他都颇有心得,每次只要他一开口,便是滔滔不绝、手舞足蹈,旁人鲜少有插嘴的余地。陈确铮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他在课间跟同学争论,不知道说起什么,殷福生激动地大骂:“胡适这个人,一点儿哲学也不懂!”

虽然殷福生是十足十的“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