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九章 时光的拼凑者(2 / 3)

一副“不出我所料”的神情:

“这可不是玩具呦!这些人就是驮夫,他们是用推轮计步的方式来计算里程的,类似中国古代的计步测里,但结果更为精确。除了利用这个圆轮,他们每次转弯都要通过罗盘定方向,一路上还要做详细记录,真可谓是一丝不苟啊!”m.bīQikμ.ИěΤ

听着袁复礼先生的介绍,梁绪衡露出心向往之的神情。她慢慢地翻着影集,看到了泥土中千万年后终于初见天日的恐龙脊骨,博格达峰迷人的雪域风光,博格达湖畔庄严的庙宇……湖水清澈至极,水中倒影狡猾地偷走了湖畔迷人的风景,揽入自己的怀中。虽然照片是黑白的,可梁绪衡早已用想象赋予了相片中的景物最鲜活的色彩,她甚至想象自己置身于照片的风景之中,手掬细沙,脚踩芒草,遥望雪山,那该是多么美好的情景。

梁绪衡的想象却被一张照片打断了:袁复礼先生站在屋前,身穿棉袍,神情严肃,左脚似乎是被什么东西包住了,比右脚足足大了好几圈。

“先生,这张照片是怎么回事啊?先生的左脚怎么这么大呀?是受伤了吗?”

袁复礼先生将头凑过来,看着照片里有些狼狈的自己。

“这些照片我真的好久没有翻出来看过了,托你的福,我又重温了一次。你看我的脚是不是很滑稽?这张照片应该是三一年春天在迪化(今称WLMQ)拍的,我左脚这么大是因为脚被冻伤了,穿套鞋把脚裹起来保暖。”

“先生的脚怎么会冻伤呢?”

“如今回忆起来,这脚还是伤得很值得的。三零年底的时候,我们在XJ的QT县发现了两副大型的恐龙完整骨骼,如此难得的发现,让我当时迫不及待地想赶紧把它挖出来。可当时正是寒冬,不但气温一直是零下,还一直刮着五六级的大风,冻土过于坚硬,挖掘难度极高。为了确保挖掘过程中恐龙的骨骼不被掘坏,我们特意把附近的积雪收集起来煮成开水,浇在骨骼附近的冻土上,趁着土壤软化的时候小心地刮去骨骼上的泥砂,把恐龙骨一点一点挖出来。当时我们一边烧水、一边浇水、一边挖掘,因为气温太低,挖掘速度非常慢,我们整整挖了三十二天,才成功把两副恐龙骨骼完完整整地挖了出来。因为在天寒地冻的天气里呆太久,我的脚就冻伤了,不过现在全好了。我突然想起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我们二八年的时候发掘出七副完整的三迭纪恐龙的骨骼化石,当时BJ《晨报》和天津《大公报》都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出来,瑞典一方立马致电国外,引发了海外争相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