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四章 寻人启事(2 / 3)

,你们要去个旧,我是绝不同意的!我自然不能捆住你们的手脚,但你们要是还把我这个先生还当回事情,就一定不要去!你们放心,我会代表学校出面找个旧县**帮忙,看看能不能找到胡承荫的下落。你们还可以在云南各大报纸刊登寻人启事,登报的钱我来出,这样说不定很快就会有知情人看到启事、提供线索!”m.bīQikμ.ИěΤ

陈达先生言辞恳切,语重心长,话都说到了这个份儿上,陈确铮跟贺础安终于断了去个旧的念头。之后两人就立即依照陈达先生的建议行动起来,贺础安第一时间撰写了寻人启事的文章,全文如下:

胡承荫,男性,年二十岁,天津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社会学系二年级学生,身材高瘦,于本年八月十一日凌晨离开宿舍后走失,至今下落不明,如有仁人君子知其下落,无论生死,请赐示本市钱局街仓园子巷中央陆军军官军校军事训练营学员陈确铮、贺础安,定当重谢!电话六二一四二二。

写完之后,贺础安觉得“无论生死”四字实在不吉利,刚准备划掉,却被陈确铮按住了手,转头一看,身后的陈确铮一脸沉重地摇了摇头。

贺础安没再说话,将信纸折成三折,塞进了信封里。

这篇一字未改的寻人启事就这样连同胡承荫的正面近照一同刊登在了YN省内发行的各大报纸上。

接下来日子逐渐回归平常,陈确铮和贺础安跟联大同学们在训练营里重复着着日复一日的军训生活,唯一不同的就是每天陈确铮都会到教官的办公室询问有没有他的电话,日子久了,他跟教官便生成一种默契。他在门口一露头,还未及说话,教官就朝他摇摇头,他深鞠一躬,转身离开。

梁绪衡则跟联大的女同学们一起尽己所能帮助在空袭中失去家园的百姓们收拾善后。潘家湾一带受创最为严重,炸弹所到之处,数十间民房被炸毁、震塌,街道上满是弹坑,即便是整日雨水的洗刷,仍旧能够闻到隐隐的硫磺味。

在昆明的秋天,阳光明媚似乎成了一种奢望。

逝者已逝,活着的人们擦干了眼泪,在淅淅沥沥的雨水中,默默安葬自己的家人,收拾自己的家园。

鞋子踩在坑坑洼洼的石板路上,溅起的泥水脏污了衣裙已经成了惯常的事。又是一个雨天,三个女孩撑着油纸伞出门吃饭,路过凤翥街,耳边传来男子无比哀恸的痛哭声,哭声之大,整条街都能听到。或者说,那已不能算是哭,而是嚎,只有心碎之人才能发出的绝望的哀嚎。HTtρs://Μ.Ъī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