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五章 火把节的由来(2 / 3)

。老百姓为阿南夫人的贞烈所打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这一天便点燃火把祭奠她,天长日久,遂成了火把节。HTtρs://Μ.Ъīqiκυ.ΠEt

一说纪念慈善王妃。贺础安翻阅了明代人杨升庵编写的《南诏野史》及清人师范纂写的云南大部头地方志书《滇系》,书上记载,隋末唐初洱海地区有六个实力较强的小国,分别被六个国王统领,被称为六诏,分别是: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蒙舍诏位于最南端,故又称南诏。后来,蒙舍诏背靠着唐朝这颗大树,逐渐发展壮大,便起了吞并其他五诏的心思,在征得唐朝中央**同意后,首领皮逻阁以祭祖为名,通知五诏王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到松明楼聚会,准备杀之而后快。其中邆赕诏的慈善王妃聪颖过人,得知皮逻阁邀约祭祖,便推断此去凶多吉少,劝丈夫不要去,但丈夫十分惧怕皮逻阁,担心自己若是不去会招致祸患。慈善无奈,临行前将一铁钏戴在丈夫的手臂上。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慈善王妃所料,六诏会集祭祀完毕后,皮逻阁设宴于松明楼,六诏国王一同饮酒至深夜,皮逻阁佯醉下楼,随即命令伏兵纵火烧楼,松明楼是为了这次谋杀特意修造的木造楼阁,楼梯全用含油量极高的松木建造,火燃之后不一发不可收拾,五诏国王均被烧死。

之后皮逻阁让各诏王的妻子来认领遗骨。慈善王妃惊闻夫君罹难,快马加鞭、披星戴月赶到蒙舍诏。然而她们五诏国王均已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唯独慈善王妃凭借自己临行前亲手给丈夫手臂套上的铁钏认出了他的遗骨。将夫君遗骨取回下葬。慈善王妃的才智让皮逻阁十分倾慕,本想强娶为妻,慈善王妃假意答应,却以夫君未葬为由,让皮逻阁同意她先安葬夫君,尽了为**的责任。皮逻阁将慈善王妃放回了邆赕诏,慈善王妃回到邆赕后,用重礼安葬了亡夫,随即她向国人公布了阁罗凤火烧五王的阴谋,并誓言要为丈夫报仇雪恨,随即命令全诏军民紧闭城门,上下齐心,筑城练兵,抵御孟舍诏,皮逻阁不肯罢休,大兵压境,将邆赕城团团围住,一直围困了三月有余,慈善王妃见城内粮草尽,服毒以死殉节。皮逻阁十分后悔,他下令将慈善王妃与丈夫邆赕国王合葬,并为他们修建了宏伟华丽的墓地,还把邆赕国都改名为德源城。后来百姓们为了纪念慈善王妃,每年的六月二十四,都会自发地点起火把,相沿成习,成为了火把节。

一说迎接诸葛亮。相传蜀后主建兴三年春天,诸葛亮率众南征,五月渡泸水,六月入汉中,七擒七纵彝族首领孟获,终于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