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最后一次“大休息”(2 / 3)

云中透出了耀眼的金边,紧接着一束光直射下来,乌云以飞快的速度散开,露出碧蓝如洗的天空,太阳彻底从云中跳出来,向大地播撒着暖意,让人即便是浑身湿透,仍不觉得寒冷。

下午三点,步行团走到了板桥镇,这是到昆明前的最后一站了,板桥镇是一个不小的甄子丹,四周有土城围绕,步行团在西门外的明应小学,和之前的许多地方一样,明应小学建在明应寺内,教室宽敞整洁,大家都心满意足。板桥镇距离昆明只有二十公里了,步行团到达后,团部就立即致电联大办事处,通知第二日的迎接事宜。

旅行团指导委员会**黄钰生提前坐卡车回到昆明了解学校筹备的情况后返回板桥迎接大家,还带来了学校送给大家的草鞋和袜子,黄钰生告诉步行团的同学,到昆明后联大常委会和之前已经到校的师生们集体去昆明的东门外迎接。教育部对步行团也十分重视,还会拍摄集体纪念照,相片也会刊登在国内外的报纸上作宣传之用,换上新的鞋袜会齐整一些。这新鞋袜对步行团的同学们来说绝对是“雪中送炭”,因为许多同学的袜子早就磨得没有底儿了。

六十八天的行程,终于到了最后一日了,步行团每个人的情绪都十分复杂,前几日全然的期待和雀跃消退了一些,又掺杂进些许感伤和不舍来。老天似乎都想给大家一个完美的首尾,风和日丽,阳光普照,天空不见一丝阴霾,耳边时常能听到声声蝉鸣,已然有了初夏的气象。板桥到昆明更是一路坦途,大家久违地整队前进,步伐整齐划一,每个人都精气神儿十足,想要走好这最后的二十公里。

走到一半的时候听到天空传来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抬头一看,十几架飞机从上空掠过,机身黑色,机翼是黄色,看来十分气派,原来是抗战爆发后,中央航空军官学校就从杭州的笕桥迁到了昆明,天空飞过的正是航校的训练机。大家看到自己国家的飞机,心情更是雀跃,胡承荫举起相机拍了好几张训练机翱翔蓝天的照片。

步行团走到距离昆明城四公里的时候,到了一处小型墓园,原是昆明富户彭禄炳的爱女早夭,他便在此处修建了女儿的墓园,山石雅致,花木扶疏,因其爱女名为维贤,此处便被命名为“贤园”。联大为欢迎步行团的大家,特地在此处设立了接待处,由蒋梦麟常委夫人陶曾谷女士领头,准备了开水和点心,跟诸位教授夫人和联大女生们一起守候在此处等待步行团

wwω.ЪiqíΚù.ИěT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