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南瓜马车我不要(2 / 4)

在路上找到一个面馆,面馆老板一见步行团这么多人,知道来了大生意,赶忙殷勤招待,他在招呼大家的时候听到步行团里江西籍的同学说话立马凑上前来,说自己也是江西人,并用江西话跟他聊天,虽然她的江西口音不是很纯正,但两人依然聊得不亦乐乎。据他介绍,羊老村有二十几户人家,一大半都是江西人。据说清朝时贵州经历了旷日持久的苗乱,清廷派兵镇压,双方连年争斗,血流成河,民不聊生。因黔境百姓死伤过多,清廷在苗乱平定之后积极鼓励外省人移居到贵州,当时就有许多江西人移居到此,世代以经商为业,而面馆老板就是这些人的子孙。

有一条河流过羊老村旁,名叫鱼梁河,离开羊老村之后,大家沿着河水行进,经过鸡场镇到甘粑哨新街,据当地人介绍,鸡场镇的命名来历很有趣,贵州许多地方仍旧保留着老百姓定期以物换物的赶集活动,鸡场的命名并非是此地以活鸡交易为主,而是表示了赶场的时间。人们按照天干地支的排列组合来轮值,如甲酉、乙戍等,共一百二十种变化,四个月一个轮回,根据地支设定十二个地点,每天更换不同的赶集地点,方便不同地方的人们就近赶集,十二天之后又回到最初的地点开始新的轮回,因为地支代表着十二生肖,因此从酉的地点就被命名为鸡场,同类的还有狗场、马场等。时间久了,老百姓叫得顺了,就约定俗成地把这个名称当做当地的地名了。

步行团一天下来共走了七十里,算是走得很多的了一天了。到达马场坪的时候,正巧赶上老百姓赶集,大家不得不跟赶集的老百姓摩肩接踵,想走也走不快,好在眼前的一切都是新鲜的,人是新鲜的,卖的东西也是新鲜的。马场坪地方不大,居民二百来户,比炉山县人数略多一些。事物官提前安排步行团住在当地老百姓的家里,因大家人数众多,又采取分散居住的方式。

“三剑客”被安排住在一个阁楼里,这并不是一个富于浪漫气息的阁楼,反而是一个让人时时刻刻都想逃出去的阁楼。严格说来,他们住的阁楼只是被屋主随意丢放杂物的储藏间,屋内污秽不堪,四处摆放着一些破桌烂椅,墙壁发黑,墙角居然肆意高悬着蜘蛛网,因为下面是厨房,屋主烧煤取暖做饭,煤烟味直冲上来,味道简直令人窒息。“三剑客”很想开窗透气,于是想打开那扇显然许久未开的窗,没想到竟然被屋主封死了,最后的努力功亏一篑,只能忍耐了。wwω.ЪiqíΚù.ИěT

当晚照例是五点半放饭,吃完饭天色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