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第444章 李承乾放出的重磅炸弹!(1 / 7)

很多事情都没有答案,也不需要答案。

因为大家都很清楚,西域诸国如此做一定是有原因的。

只是他们不知道而已。

在这个场合之下,也没人会去找西域诸国的使者打听,但私下,众人肯定会想方设法的去弄清楚。

他们此番出使大明王廷,其实都带有自己的目的。

就比如薛延陀,这会儿薛延陀的使者就和户部官员攀谈了起来。

话里话外都是围绕着大明的军械。

不单单他们,吐蕃、高句丽、哪怕是倭国都有这个想法。

该说不说,大明的军械的确是领先于这个时代的。

当然,大明方面就比较含糊其辞了。

这东西能卖,但怎么卖,卖给谁,卖多少,还有待商榷。

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会卖。

大战结束,大明王廷也急需重振商贸、经济和民生,而真正能赚钱的生意,定然是军械,这一点儿,作为一個后世人,李承乾最清楚。

相对而言,国家的购买力肯定大于个人。

关键是量大啊!

而且他们急需的物资,也只有国家机器才能那么快凑齐。

约莫一个多时辰的工夫,酒宴结束。

众人各自散去。

倒也算得上宾至如归。

散去后,李承乾将普西偌等人聚在了一起,谁也不知道他们在商量什么。

而各国使团也是三三两两的走到了一起。

其中,吐蕃和薛延陀走得最近。

唯独大赵王廷的顾建章显得有些形单影只。

其实他是不愿意出使大明的,之前李承乾给他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不夸张的说,他有些怵李承乾。

但如今大赵王廷的日子不好过,比邻而居的大明王廷是他们现如今最大的依仗。

再者说,李元景也想通过此次出使,混一点儿李承乾的回礼。

不单单是他,各国估计都有这个想法。

大明王廷什么最出名,当然是大明的工艺。

不管是军械还是其他的,反正这都将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临时的使馆中,禄东赞正和薛延陀的使者相邀对饮。

“想不到啊,短短一年,大明王廷还真就成了气候。”禄东赞端起酒杯,没来由的摇了摇头。

薛延陀的使者也是摇头道:“若是你们之前能从南方给李承乾施加一